返回第四十九章 佛法东渡 道门世仇(第1/3页)  聊斋世界游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得知是此缘故,大夫人当天就命家里送来了五百两银子交到刘府尹师爷的手上,把自己赎了出去。离开的时候望都没望其她姐妹一眼,哼了一声便出了牢房,回了杜府。

    其她人有学有样,都是叫自个儿家人送来银子,把自己和儿女弄了出去,只剩下谢烟儿一人还关在牢里,像是被遗忘了似的。

    谢烟儿在京城无亲无靠,老爷身陷昭狱处境难料,大夫人和几个姐妹根本就不管她的死活,女儿又远在扬州不知情况,要是自己死在了牢中倒还真顺了大夫人她们的意了。

    幸好她还有个心腹丫鬟秋屏,从十五岁就跟着自己,到现在已快十年了,对她很是忠心,是可信赖之人。秋屏自被放出去后每日都会送饭过来,自己手里还有女儿给的一百两金子,被她藏在了睡房的床底下,这事秋屏也知道,如果黄金没被官兵搜走的话,那自己也能脱身而去了。

    隔天秋屏又送饭过来,谢烟儿趁机问了那黄金还在不在,得知没被搜走后直呼幸运,当即叫她回去收拾衣物,再拿五十两黄金过来交给刘府尹的师爷好把自己赎出去。

    秋屏听完后立马回去办理,到了下午谢烟儿果然被放了出来,见秋屏已把衣物收拾好了,二女也不回家,租了辆马车直接去了通州码头,坐上了开往扬州的客船,行了大半个月,今天上午才到了扬州,回家后跟女儿讲了京城的变故,杜婧雪也没了主意,关键时刻想起了程元,忙让环儿去叫,哪知程元中午在陪王成和朱思文吃饭,所以直到下午才被拉了过来。

    听完整件事的来龙去脉,程元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他是今年从家乡来到扬州城的,本以为自己这大半年的经历就算得上精彩,可现在看来,跟京城这段时日的风云变幻相比那可真是逊se万分,而且用常理来推测也能发现里面的诸多蹊跷之处。

    普渡慈航单身一人来京,短短五年时间就从一个游方僧人成为高高在上的国师,一路顺风顺水的竟然没遇到什么阻拦,这中间虽说皇上的支持和信任占了很大因素,可也与道门的集体装聋作哑甚至可以说是放纵有关。

    东汉永平七年,汉明帝刘庄(刘秀之子)夜宿南宫,梦见一个身高六丈,头顶放光的金人自西方而来,在殿庭飞绕。次日晨,汉明帝将此梦告诉给大臣们,博士傅毅启奏说“西方有神,称为佛。就像您梦到的一样。汉明帝听罢大喜,派大臣蔡音、秦景等十余人出使西域,拜求佛经、佛法。

    永平八年,蔡、秦等人告别帝都,踏上“西天取经”的万里征途。在大月氏国遇到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见到了佛经和释迦牟尼佛白毡像,恳请二位高僧东赴中国弘法布教。

    永平十年,二位印度高僧应邀和东汉使者一道,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同返国都洛阳。汉明帝见到佛经、佛像,十分高兴,对二位高僧极为礼重,亲自予以接待,并安排他们在当时负责外交事务的官署“鸿胪寺”暂住。

    永平十一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西雍门外三里御道北兴建僧院。为纪念白马驮经,取名“白马寺”。二位高僧传经布道,此为始传。在摄摩腾和竺法兰之后,又有多位西方高僧来到白马寺译经。在此后的一百五十多年时间里,有一百九十二部,合计三百九十五卷佛经在这里译出,白马寺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译经道场。

    至此佛法东渡,正式入主中原。

    而让佛门昌盛,最后成长为可与东方本土教派道门一争高下的宗派的功臣则是数百年后大唐贞观年间的一位僧人,传闻是是佛祖释迦牟尼的二徒弟金蝉子的转世、唐王李世民的拜把子兄弟、后世尊称为“旃檀功德佛”的一代高僧,三藏法师唐玄奘。

    佛门经典记载,无量劫后古佛退位,或归隐,或寂灭。如来佛主荣登大宝,入主灵山,在他的领导下佛门愈发兴盛,整个西方都兴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