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8.第四十八章(第1/4页)  低俗文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霍贾没有跟魏北回锦官城。

    他那些撕心裂肺,低廉到极度可悲的画面,没让魏北看见。霍贾觉得那晚沈怀离开后,他的前路似乎坍塌了,又似逐渐清晰。他明明白白地感觉到自己没有家,像一只始终漂泊的浮游生物。

    好歹沈怀给了我百千万的,霍贾说,我就暂时不回锦官城了。打算出去看看。

    魏北没有问他去哪儿,说句俗气的话,世界这么大,总有一个地方能归家。他们在机场告别,大厅内熙熙攘攘。霍贾走过安检,魏北就看不见他了。

    他甚至不知霍贾的机票是买往何处。那句你什么时候回来,始终停留于舌尖。

    春末开始微热,空气像钻过微波炉。魏北在某个下午悄悄去了一次郊区别墅,单独开车到门口,刚好能看见那盛开的玉兰。

    整棵树白得如雪降,大朵大朵的玉兰花尽情怒放。树干上已挂完的营养液没来得及取下,魏北不知怎么回事,看得眼睛一热。

    他差点就要开车进去,像往常那样。经过花园,进入正门,客厅是什么样,楼梯总共多少阶。魏北记得清清楚楚。他在门口熄火逗留许久,一支烟接一支地抽。车载音乐顺着列表走完,再重复播放。

    魏北不怕遇上沈南逸,他知道对方的近期行程,才敢安心在这儿赏花。

    沈南逸出差去沪城,参加国内某文学奖项的颁奖典礼。他既作为受邀颁奖嘉宾,也是数个奖项的提名作者。前几日中秦集团的出版社为了造势,在各大平台发放通稿。

    文圈最近热闹得很,对于提名作品的争议、给未提名作品鸣不平。读者发布长评为作者辩驳,而作者本人一再提醒所有的批评终究要落到“文本”之上。话里话外,多多少少有些弦外之音。

    路人看得津津有味,大胆猜测今年谁能夺得国内文学界的“诺贝尔”。

    往年沈南逸也参加,颁奖典礼之后还有座谈会。乌泱泱的会议大厅坐满人,全是近几年的新人作者。好些人翘首以盼,待见沈南逸真人风采。

    这男人的出场也没让所有人失望,不断起伏的议论和小声惊呼印证了他的魅力。沈南逸从没怀疑过自己的外在,也从不放心上。业界内传他英俊潇洒,有钱有权。但这人既不爱钱,也不是嗜权。倒是美色要沾那么一点,且爱好独特,专挑十九岁到二十四岁的年轻漂亮男孩。

    一场讲座本该是专业交流,或对某些观点的和平讨论。因沈南逸到来而变了些味道,八卦多过交流。有一位年轻男作家站起来问请问沈老师,频繁更换情人对写作灵感有帮助吗。

    话题尖锐,场内哗然一片。有人说他喧宾夺主,有人说他又勇又敢,有人觉得此人傻x,好好一作品交流会提这种问题。但没人觉得龌龊,甚至有人暗笑嘲讽,等着瞧沈南逸如何收场。

    沈南逸看着这位男作家,二十五岁出头,一张脸白净清秀,属魏北那一挂。但要真和家里这位比起来,男作家差的可不止十万八千里。

    会场时而静悄悄,时而低频噪音嗡嗡响动。

    沈南逸说不是我有才华灵感,是大多数过于平庸罢了。

    这回才真真炸了。当天座谈会没结束,网上已流传无数个版本。讲沈南逸恃才傲物,目中无人。讲他有意使得新人难堪,丝毫没有度量。也讲沈南逸敷衍行事,出名后各种耍大牌。

    后来网上出了一篇言辞犀利的文章,指桑骂槐地针对沈南逸,大意是“当红作者飘飘然,敢与世界文豪比肩”。

    完全断章取义,是何居心昭然若揭。

    当初沈南逸压根不管什么外界评论。他说了就说了,倒不是瞧不起谁,纯粹不喜被过多关注作品以外的八卦。

    养情人与写作,私生活与作品,于他来说完全两码事。

    更何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