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39章:偶遇舍友(下)(第1/2页)  娱乐之引领全世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渴望》,是一部在1990年出品的50集室内电视连续剧,由中央电视台在当年12月份播出。

    这部剧讲述的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末期的国内历史上一段极为特殊的,充满戏剧性变化,经过混乱、动荡、又由乱而治的时期之下,两对年青人之间复杂的爱情经历。

    该剧开创性地以写实的视角直面那个社会动荡、是非颠倒的年代,将人生的、人性的一切有机地溶入到社会大时代的背景中,揭示了人们对爱情、亲情、友情以及美好生活的渴望。

    这部剧播出之时曾万人空巷,轰动全国,感动千万人,“举国皆哀刘慧芳,举国皆骂王沪生,万众皆叹宋大成”一时成为当年的一道独特风景。

    而这部剧也是第一次摆脱了八十年代的精英启蒙主义而转身迎合大众审美情趣,第一次不再追求人性的深度而专注于营造煽情故事,第一次让“好人好到家也倒霉到家,不好的人不通情理到家”,第一次观众展示了“真实”的力量,第一次无障碍地直达大众心里,被他们目不转睛地关注和拥护。

    在八十年代,只有文化界,没有娱乐圈。

    编导们想的是怎么表达关于社会和历史的宏大命题,没有人一天到晚琢磨拍个什么戏温暖千千万万普通人的心。

    因此《渴望》赢就赢在先知先觉,早迈了那么一小步,它不再玩深沉、玩理念,就是讲了两个不同阶层的家庭几十年的恩怨纠葛,它不再谈论个性自由和思想解的话题,而是回归到家长里短和世道人情。

    它不再追求居高临下的震撼,而是寻求对等高度的共鸣,它不再以家国天下为己任,只是要调动普通人的爱恨情感,事实证明,这样的定位相当有效。

    而此方世界纪年虽然已经跨过二十世纪末进入二十一世纪初,只是陆河知道,影视圈却仍然还是处于那个命题作业的时代,进而导致观众们的心理仍然处在七八十年代,天时地利人和,所以如果陈伟明口中那个舅舅投拍的这档名叫《渴望》的电视剧真是前世那档的话,这就是一部必火的电视啊!

    《渴望》播出,可是创下了90.78%的收视率奇迹啊,尽管那会儿电视机数量没有现在多,尽管现在电视普及率、娱乐活动、节目品种都比九零年多很多,但是再差也不至于破不了3%吧。

    没错,现在陆河心里节目收视率不超过3%都不算是火剧!

    舔舔嘴唇,陆河问道:“你舅舅投拍这部电视剧的时候花了多少钱啊?打算卖多少钱啊?”

    “这我哪知道啊。”陈伟明摸摸寸头,笑道。

    “也是,陈伟明毕竟只是亲戚,不可能对舅舅的事了解得太清楚的。”陆河轻呼一口气,压抑下心里蓬勃的心跳。

    淡定……淡定,不就是一部电视剧么。

    而且敢不敢放还不一定呢……

    一想到这里,陆河的心里就凉了很多。

    剧是火剧不假,他相信即便其他电视台即便没有他看得那么深,那么敢肯定这部剧的潜力,也绝对不至于不觉得是好剧。

    那么为啥他们不引入?

    还不是因为知识界分子抵抗这个前置问题,毕竟笔把子是能杀台的,在没有能从知识界的围攻中全身而退的人的示范下,不管剧再好,也没人敢收,毕竟没人敢保证自己能完好的从知识界围攻之下胜利。

    那么他要来当这个堂吉柯德趟河吗?

    陆河有些迟疑,笔杆子可是能让人死无葬身之地的啊,而现在他的电视台发展得蒸蒸日上,值得为了《渴望》这部剧去赌吗?

    陆河不知道,他轻呼一口气,决定先跟陈伟明的舅舅谈谈再说,看看这部剧价值多少,哪怕暂时不能播,如果价格合适的话,购买回来先囤着等时机也可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