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94.第 94 章(第2/3页)  女文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干干净净的毛笔。旁边就是笔洗,里面蓄了一半的清水。另一边则是两沓纸张,一沓墨迹淋漓,显然是写好的东西。另一沓则是洁净整齐的白纸,便于主人随时取用。

    连翘一眼看到了旁边插着一卷一卷的纸,马姑娘解释道“那是文具店特意买回来的大纸,一张只要二分银子,而这一大张能裁出四五十张平常用的纸呢”

    这种纸连翘知道,是比较便宜的素白竹纸,白纸一刀要八分银子,一刀是一百张。也就是说自己买大纸来裁,能便宜一半。

    看到这些,连翘慢慢回忆起了这位马姑娘的日常。

    零碎的记忆记得这位马姑娘经济上很拮据从镇子上来县城里闯荡,到现在为止也没有什么名堂。平常在书店里做一份工,比一般没知识的女工强,但实在来说强的有限。

    而且从开销上来说,她住在连家的西厢房,房租可比一般女工合住贵了不少。另外还有伙食费和日用、每个月要给家里寄钱。几年下来,差不多的女工能攒下一份嫁妆,她却连一点儿钱也没有积累下来。

    屋子里的旧报纸大多是从别人那里低价一斤一斤买来的,书籍也是占了书店的便宜,都是二手旧书。

    好悬如今江南经济不错,她这样能识字算账的女孩子找到工作养活自己不难,不然饿死也不奇怪

    年纪渐长,没有存款,事业上面也看不到什么前途。马姑娘当初也是信心满满来县城闯荡的,等到蹉跎了这么多年,却是一点朝气都没有了。

    然而连翘知道,像马姑娘这样的还算是好的。她毕竟自己找了一份工作养活自己,不至于三餐无以为继,或者要去租铺位的那种地方住。

    自从报纸业发展已经有几十个年头了,从蓬莱居士的唐门虎子算起来,差不多有两三代人被激励着以写为业。特别是最近洛北公子宋志平一部玉堂春,一本书就赚的盆满钵满,有这样的榜样在,涌入这个行业的人越多了

    大浪淘沙之下,金子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其实只是泥沙俱下而已。

    成名的作者自然可以名利双收,成为人人艳羡的榜样。衣华服、食美食,有美在旁,没事的时候游历山川景色,与朋友欢聚。有事的时候就写写文字,红袖添香夜读书这样的日子神仙都比不过。

    但那些被筛落的泥沙呢没有人记得的。没有才能或者没有机会,别人问起,也不过得一句轻蔑。

    “他啊,一个穷酸文人,还想着文章卖钱发大财呢也不看看自己是不是那块材料”

    其中一部分半工半写,就像马姑娘一样找了一份活儿养活自己,这还勉强活得下去。另一部分孤注一掷,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用来写作了,结果有好有坏,绝大多数都是坏。

    吃最粗糙的杂和面馒头,用早食摊子送的咸菜和温水佐餐。借住在寺庙之类的地方,每到月底还要受和尚们的冷眼即使是寺庙低廉的租金往往也凑的很艰难。

    坦白说,能写文的都是能读书识字,不能说在文风鼎盛的江南这些人有多金贵,可说要找一份工作糊口却不难。也就是说,这些人其实是饿不死的除非逼到了绝境自己上吊。

    所以连翘到现在为止没有怎么听说哪个写文的被饿死,倒是有几个像是考科举几十年不中,最后疯了

    总体来说,写文这个行业从古至今都一样。光鲜亮丽只不过是一小部分,最广大的作者其实过的非常不容易。

    这个行业其实和其他的行业没有什么两样,不会在乎你有什么理想,也不在乎你有什么才华,最终还是要看结果。如果一切的一切不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那么始终就是一个失败者而已。

    连翘就像是没有注意到马姑娘经济上的窘迫,很快就不四处乱瞟了。只是如常一样道“马姐姐寻我有什么事儿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