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6.第 26 章(第1/7页)  女文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定下第二部的题材之后, 连翘首先要做的就是收集素材和资料。因为有过写科举文的经历, 这并不是一件难办的事情。唯一要注意的是这个世界和上辈子的古代有不同之处, 或许会体现在科举的一些细节上。

    为此连翘首先想到的就是找一个内行的人去打听。

    这并不难,混的不好的读书人比比皆是,城隍庙前卖字画的、代写家书的不知道多少, 里头寻一寻,不要说童生了,就是秀才也不难得!

    读书是一件很花钱的事情,就算这个世界经济发展的好一些,生产力水平高一些, 也只是将读书考科举的成本降低了一些而已。实际上要专供一个子弟完全脱产,一心一意考科举, 其中需要的花费依旧不是所有家庭都能承受的。

    不是每个书生都出生于富贵之家, 可以吃喝不愁地做学问。很多人的家境只能说是一般,完全就是一家人勒紧了裤腰带供出一个读书人。除开一些自命清高之辈,大多数的读书人都会想办法补贴一二。

    也是因为此, 连翘没费什么心思, 就在嘉定城中心,最热闹的法华塔前找到了一个专门替人代写家书的秀才。又因为他姓陆, 人都叫他陆秀才。

    陆秀才今年已经上六十岁了,据连翘所知,他能考上秀才有很大的运气成分。完全是学政大人见他年老体衰, 然功名一道上一事无成, 实在太过可怜可叹, 这才舍了一个秀才功名,勉强放他院考过关。

    连翘之所以找他,一个事因为他年纪大,经历的科举次数多,知道事情自然也多。另一个就是活到这个年纪,科举上面却从来不顺,想来态度会比较好。想想那些少年得意的小秀才,他们会怎么搭理连翘!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吗?

    连翘对外的说法是收集一些素材,作为登报的小文章——这种类似科普的小文章挺多的,她这么说也不显得奇怪。只是作为被采访者,报酬很普通,想来那些‘才子’们是看不上了。

    当然了,她一个小姑娘和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大爷搭腔总比和十几二十岁的男子走的过近要好一点。这可不是现代,一个女孩子多少还是注意一点。在这方面,连翘向来注意保护自己。

    生活会磨平一个人的傲气,每天在法华寺前给人代写几文钱一封的家书显然让陆秀才早就变得实在起来了。有钱拿,只要坐着说说科举上的事情就好,这实在是没有拒绝的理由啊。

    连翘选择了在茶楼里面说话,茶楼里茶点、茶水的消费算她的。另外每天问答大概两个时辰,按次算钱,一次给钱一钱银子。

    这是一个不算多也不算少的数字了,但至少比陆秀才给人代写家书来的挣钱。再加上事情舒服,管着吃喝,对方是满口答应下来。

    “小姑娘要是问起别的,我这辈子是一概不知,可要说起科举,再没有什么人比我更清楚了。”大概科举是他罕见十分了解的事情之一,说到这里的时候陆秀才很是得意。

    只不过这一句之后又道:“这了解是了解,但也只是了解院试和乡试而已,至于会试和殿试,只是道听途说而已,可做不得准!”

    这么说也没错,陆秀才只不过是个秀才而已,秀才的话可不是只参加过院试和乡试。至于会试,那是取得举人资格之后才能去的,哪轮得着他!

    “没事儿,您说吧...我现在也找不着举人老爷来说这种事啊。您姑且说着,我就姑且听着。”连翘倒也不挑。

    举人和秀才表面上只差着一层,然而就是这一层,那就是天和地的区别!

    考上秀才其实就是名声上面好听而已,硬要说有什么实际上的收获,那其实是没有的。但是举人就不同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个家里只要出了一个举人,那就发达啦!

    这些举人往往都是本地的名流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