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02.第一百零二章(第1/4页)  西秦旧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永和宫离长春宫不太远, 也是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 里面住着四妃之一的德妃娘娘,德妃出身渭南林氏,生有仪康公主,仪康公主从小就生得漂亮,很招皇帝的喜爱。

    如今的永和宫是个什么模样呢,宫中哗变, 宫人四散, 庭院中的桂花已经好久无人修剪过了, 八月的天, 桂花开得最好,本来这桂花取的是‘贵’这一个寓意, 如今看来, 贵不贵的。

    倒是痴妄了。

    林氏在房中收拾东西, 身边一个伺候的人都没有,她给自己梳了一个精致的流云髻,簪上了踩枝黄莺的头面,那赤金打的黄莺踩枝样式的簪子,在乌压压的发间,随着她的动作一晃一晃的。

    她正在收拾一些藏在箱子底的小玩意儿,左右不过是她的女儿小时候用过的, 镶玛瑙的拨浪鼓, 绣金鲤鱼的小袄, 还有保平安的璎珞, 还有小脚上戴的镯子。

    真正的卫珉莺已经死了很久了,久到德妃都快忘了,是哪一日,她的女儿,给她请完最后一次安以后,长眠承德的。

    依稀记得是一个炙热的,盛夏的日子,像现在这样的时节,那样青天白日,艳阳高照的日子,榻上小小的女孩却出气多进气少的。

    “母妃,莺儿想去看、看六妹妹宫中的、梅花......梅花......”

    一双大大的眼睛痴痴地望着窗外的天,颇有些懊恼地说:“好热、莺儿不喜欢......”

    德妃已经忘了那一日的自己是怎么答的,应该依稀是说,答应莺儿病好以后带她去凤阳殿,向端妃求两株名品的梅来种在永和宫里,来年咱们宫中也有盛开正好的梅。

    可惜卫珉莺没有撑过那个盛开着桂花的盛夏。

    过去好多年了,久到德妃都忘了怎么去落泪,怎么去哭,想起女儿在自己怀里咽气的那一刻,只觉得眼眶有些疼,却一点泪水都没有落下。

    说来是她对不起女儿,害得女儿去世好多年,都不曾有过堂堂正正的牌位和香火供奉。

    其实这样也好,她也能当莺儿从未离去。

    为什么要答应皇帝呢?后来有一天梦见莺儿,哭着醒来的夜里,林氏曾问过自己,钟氏与她交好不假,可是为什么要答应皇帝这样做?

    或许应了那一句老话。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最是浓烈的时候,他的求,怎么会忍心拒绝?

    她收拾的包袱里,有女儿喜欢的拨浪鼓,有女儿喜欢的缠枝的手钏,有女儿喜欢的金鲤小袄,有女儿喜欢的铜镜和珠花,还有一枝枯萎了很久的梅花,花瓣已经有些被碰落了,散发着淡淡的枯萎的味道。

    将包袱抱在怀里,德妃喝了安神药躺在榻上,忽然想起来那个叫做阿沁的小姑娘,和自己女儿十分肖似,年纪也相仿的小姑娘。

    愿她一生平安顺遂吧。

    再不要像她一样,这一生过完了,都不知是个什么滋味。

    *

    临春宫中,元启帝躺在龙榻上,闭着眼,呼吸有一些微弱。端妃站在一旁,手上还有一片破碎的瓷片,鲜血滴滴答答从她宽大的袖子里流了出来,花白的发间一支玉兰盛开正好,依稀记得他们年轻的时候,启帝说过,玉兰者‘色如白云美若仙,亭亭玉立倚栏杆’。

    像她。

    她喜欢了好多年,后来启帝一位一位往府中迎人,她渐渐地也就不觉得那花儿有什么稀罕的了,启王府的花园里,有雍容如牡丹的周氏,有清丽若玉荷的徐氏,有娇俏如杜鹃的林氏,还有内敛如青竹的皇甫氏,还有江氏,还有王氏。

    所以后来的后来,她才格外喜梅,有一番凌霜傲雪的风骨,有一番不予争春俏的风骨。

    “您说,咱们这辈子,过得都是什么日子啊。”

    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