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章 功与过?(第1/2页)  五代逐鹿系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纵观华夏五千年文明,文天祥留给李岐的印象算是比较深刻的。

    于谦《忠肃集·文山先生像赞》:“呜呼文山,遭宋之季。殉国亡身,舍生取义。气吞寰宇,诚感天地。陵谷变迁,世殊事异。坐卧小阁,困于羁系。正色直词,久而愈厉。难欺者心,可畏者天。宁正而毙,弗苟而全。南向再拜,含笑九泉。孤忠大节,万古攸传。载瞻遗像,清风凛然。”

    但是,文天祥想的是兴复赵宋,而李岐却只想让这乱世早些过去。

    所以李岐并不认为李茂贞会不明白他的意思。

    “大王能做到,李岐便能做到。”

    意思是你如果能想着早点结束这种民苦,那我就能做到像文天祥效忠南宋一样效忠你李茂贞。

    “不错,后生可畏。”李茂贞对李岐大加赞赏,但同时也想起了自己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

    “那你认为,寡人能否做到?”

    李茂贞忽然心思沉静,似乎已经准备好接受批评,但等了半天李岐也没回答。

    只得转身复问到:“依你之见,本王可有这解救万民的能力?但说无妨,此处只你我二人,本王必不怪罪。”

    “大王仁义,可称忠孝,小的不敢妄论。若真要解救万民,细数当今天下豪杰,唯大王能勉力为之。”

    去你的不敢妄论,只可称忠孝这四个字就已经将李茂贞给一棍子打死了,说明他的能力最多也只能当个忠臣孝子,难以成事。

    但李岐还是比较担心自己的项上人头,随即就告诉李茂贞你虽然很难成事,但相比之下你还是有机会的。

    果然,李茂贞听了前一句脸色立马就变了,当听完李岐后面一句又稍微舒展了一下,下意识还点了点头。

    这话说得有些夸大其词,单论实力现在的李茂贞已经是强弩之末,只能苟延残喘。

    天下藩镇当中别的不说,光是王建c李存勖c朱温这三个随便拉一个出来他都对付不了。

    更何况他还夹在这三者中间,随时都有覆灭的危险。

    “大王待人宽厚,此无可厚非,否则如李节度这般人物也没法再回到您的身边,这是优点,是您应该继续保持甚至将他发扬下去的根本。”

    “大王的错误在于前期的傲慢,对于僖宗如果说大王还保有最起码的尊重的话,昭宗在位时您的态度便是导致您行程如今局面的直接原因。”

    “昭宗再无能,他也是一国之君,若是当初您对他礼敬有加,或许他不会被朱温掳走,大唐江山也不会落入朱温之手。”

    藐视天子是李茂贞做的最错的一件事。

    那时候的李茂贞意气风发,目中无人,对李晔更是无理至极。

    凡遇起事,都讲究一个名正言顺,朱温篡唐都能把面子功夫做足,何况他人?

    李茂贞如此对待唐昭宗便是在肆意践踏民意,令他失信于那些奉李唐为正宗的天下百姓。

    李茂贞每每想到这里都有些悔不当初,自然也无法怪罪李岐。

    “而如今说这些已经没有意义,您现在内忧外患,很难再与朱梁抗衡,当务之急是要韬光养晦,先保全自身再慢慢地谋求发展。”

    “如果还像之前那样横冲直撞,最后只能惨淡收场。”

    能够从博野军一个小卒一步步做到被封陇西郡王,李茂贞的确很厉害。

    但同样的李茂贞毛病也不少。

    前期对唐昭宗李晔倨傲不礼不仅直接导致朝廷猜忌,还令许多效忠朝廷的忠义之士对他嗤之以鼻。

    结果不仅朝廷多次发兵讨伐,还让朱温c李克用等人乘机崛起,最终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

    其次李茂贞虽然特别善待部下,但实际凝聚力并不强。

    他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