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痴人说梦:北凉易主(第2/3页)  说说十六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超的军事能力和政治能力展现的淋漓尽致,相比较而言,西凉国主李暠似乎只是在执政才能上有一定的水平,军事能力并不太突出,而南凉国主秃发利鹿孤则军事能力更为强悍,政治能力似乎也并不太突出,所以只要沮渠蒙逊能够像慕容垂一样,活的时间久一些,称霸凉州的伟业自然非其莫属了。

    但是,因为匈奴卢水胡系远没有鲜卑慕容部强大,所以卢水胡系所构建的北凉政权自然没有鲜卑慕容部所建立的前燕帝国和后燕帝国强大,不过,在足智多谋的沮渠蒙逊的带领下,北凉政权也必将在凉州地区的争霸战中占的便宜更多。而且,我们从西北地区的各个政权的开国国君的创业过程,我们能够看到鲜卑乞伏部建立的西秦政权,鲜卑秃发部建立的南凉政权,都是在兼并周围小部族的过程中开始走上封邦建国的道路,西凉政权则是通过敦煌太守李暠的自立而建国的。只有匈奴卢水胡系建立的北凉政权是通过在夺取后凉政权的城池来确定自己立国的基础,所以说,西北地区的游牧民族中,匈奴卢水胡系汉化的程度可能要高于鲜卑乞伏部和鲜卑秃发部,而在西北地区的所有政权中,北凉政权经历的战争和政变更多,多难兴邦的道理,北凉政权自然要在这些政权中更为坚韧,所以北凉政权在整体国力上可能也要

    略高于南凉政权、西秦政权和西凉政权,总的来看北凉政权应该是最有希望最终成为凉州地区的霸主的。

    事实上,北凉国主沮渠蒙逊活到了花甲之年,在其统治下,北凉政权接连击败南凉政权,攻灭西凉政权,完成了称霸凉州的伟业,但是凉州之地终究难以与中原王朝所能抗衡,不过由于地域原因,北凉政权还是保有了一定的享国时间,成为了十六国中最后一个被北魏王朝攻灭的政权,其亡国时间正是十六国时期结束的时间,即公元439年。

    而关于北凉政权的立国时间,现在的历史学者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沮渠蒙逊兄弟拥立段业为凉州牧的时间,即公元397年,另一种观点认为是沮渠蒙逊杀段业自立的时间,即公元401年,我认为将公元397年作为北凉政权的立国时间更为准确,尽管北凉政权统治者易主,但是北凉政权的整个国家结构没有发生变化,虽然段业在位期间,并不是沮渠蒙逊兄的傀儡,但是北凉政权的大部分权力还是由沮渠蒙逊兄弟所掌控的,所以说段业和沮渠蒙逊所掌控的政权是一脉相传的,不应该存在两个立国时间的说法,北凉政权易主的情况,有点像春秋战国时期的田氏代齐,都是国姓改变,而国号未改,国家统治结构也未有变化,我们将公元397年作为北凉政权立国的时间更为恰当,否则我们无法对段业作为凉州牧的政权做出合适的称呼,即使随便命名一个东凉什么的称呼也太过牵强和随意,那么,段业之政权与沮渠蒙逊之政权同为一个国号,则恰到好处,这么算下来,北凉政权的享国时间就是42年,确实是十六国中存在时间比较长的一个政权。

    我们通过北凉政权的享国时间,似乎看到了十六国时期享国时间最长的前凉政权的影子,其实凉州地区的这个五个凉国政权的建立和灭亡,不正是整个十六国时期民族大融合的一个缩影吗前凉政权就好比十六国时期以前的由汉族先民构建的大一统王朝,而北凉政权则类似于所有北方地区的游牧民族最后基本完成汉化的北魏王朝,后凉政权,西凉政权以及南凉政权完全就等同于汉族先民与游牧民族在血腥的民族大融合战争中走向消亡的十六国的各个政权,只不过凉州地区的游牧民族族群比较小,这些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往往没有入主中原的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影响深远,所以造成了现在的人们对十六国时期的五个凉国政权知之甚少,但是,十六国时期的五个凉政权却对我国西北地区的开发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这是我们今天人们最应该铭记在心的。

    事实上,直到十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