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四十九章:新钱(第1/2页)  我在大唐有座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关于蔬菜大棚的建设计划,其实王也从过年那会儿就有了。

    但是那个时候玻璃工坊还没有正式投产,最重要的几种玻璃原材料要从南方和青州等地送来,直到三月份工坊开启量产模式,但李渊又急着赚钱填充国库。

    所以制作蔬菜大棚道。

    旁边李二脸色一僵,说真的,有时候他真的很佩服王也的胸襟和气度。

    一般人要是有像镜子这种奢侈品的制作秘方,肯定是不会拿出来分享的,当初王也只能找李渊合作,大家也知道玻璃这东西肯定是暴利的产品,这大唐只有李渊能保得住。

    不看其他,就说这大唐的国库,只是半年时间,国库就已经充盈富有,这些钱有一部分是大唐各地的赋税,这一部分大概占三四成。

    而王也的大唐商会,还有与王也合作过的世家和贵族,这些人缴纳的商税也在三四成左右。

    剩下的,就全部是玻璃工坊的产出了,半年时间,接近三十万两白银的利润,可见玻璃制品的受欢迎程度。

    便是当初第一次见到镜子的几个外邦使臣还有首领们,一面小小的梳妆镜就敢花一千贯来买,足可见这其中的利益有多可怕。

    但是现在,自从【天生丽质】开业后,镜子的价格不断下降,如今巴掌大的梳妆镜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普通的百姓也能家家户户拥有一面,价格也就是一二百文,也就是一个普通百姓五六天的伙食费,不贵。

    但是半人高的镜子却还是普通人消费不起的奢侈品,因为镜子越大,工匠们费心的地方就越多,想王也要的两米长一米宽的大玻璃,一天的产量也就是十来块,所以蔬菜大棚建设才迟迟没有开展。

    秦王李二和长孙无垢面面相觑,二人心中很是无奈,要是这镜子的秘方握在天策府手里,估计这天下已经是他李世民的了,哪里还会有这么多的尔虞我诈。

    呜呼哀哉啊,李二没好气的白了王也一眼,看得他莫名其妙。

    ···

    ···

    此时,唐人街。

    大唐农业银行门口,六条长长的人龙从柜台前开始,一直往中心广场延伸,一眼望不到尽头。

    银行三楼,马周和裴明礼站在窗台后,望着人群里交头接耳的百姓和商贾,二人脸上都带着满意的笑容。

    裴明礼指着其中几个推着手推车的家丁,道:“那几个应该是泾阳刘家的人吧,没想到这个刘富贵这么富有,这几车铜钱,应该有六七千贯了吧?”

    马周顺着他指着的方向看去,一眼就看到了家丁跟前,一个富态的小胖子正跟一个中年人交头接耳着说笑着。

    “呵呵,那个跟十三聊天的就是他的老丈人刘富贵,这老头子因为十三的关系算是最早跟城主合作的商贾之一,我们商会现在所有泾阳县的香水和香皂,还有其他一些商品,一直都是他在代理,赚点钱也正常。”

    街道上,那个富态的小胖子正是张十三本人无误,而他旁边站着的,就是他的老丈人刘富贵,也是刘家村的首富。

    当初张十三和十四两兄弟被王也看重,主要负责商会的主持事宜和路演。

    刘富贵自知入不了王也的眼,所以就退而求其次,从夫人那里得知了张十三被本家人抢亲的闹剧后,竟然做主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张十三。

    现在看来,当初的决定是多么的明智,就连他那个当县丞的表哥不也把女儿嫁给了张家村的张七,大家的想法很简单,想方设法搭上王也这艘大船。

    “贤婿啊,你说着新钱真的能普及嘛?这几百年来,咱们用的都是这天圆地方的铜钱,以后要是用起了新钱,却是连一个窜绳子的地方都没有咯。”

    刘富贵手里,正是一枚王也新制的铜钱,正面就是大唐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