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3章 学生拜新先生(第1/2页)  孔门学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吃过早餐,孔子又开始准备:让学堂内的学生跪拜新先生。

    他把香案搬到外面“学堂”的正中前方,在屋檐下平时摆放小黑板的地方铺上席位,准备给先生坐。等到所有学生都来了,就开始举行拜先生仪式。

    在先生席位前面的案几上,准备上炒谷子等吃食。因为没有准备,所以没有水果之类的东东。本来!先生面前是要放茶水c水果c点心之类的吃食,相当于供奉的意思。

    香案放在案几的前面,先前孔子拜师时的香火还没有烧完。待会!拜先生时,再重新烧香。

    周朝的香,纯天然材料,有着净化空气的作用。跟现代的香不同,现代的不少香,都是化工原料制作而成的。不仅不能净化空气,还会污染空气。长期吸入这种香味,对人体有害。

    烧香是从周文王时期就开始流行的,周武王统一天下后,祭祀时都必须烧香。举行重要活动,一般都有烧香祭祀神灵的习惯。

    在周朝之前,就有烧香的习俗。只是!最初并不是现代社会的这种香,而是焚烧,后来才演变成特制的香。

    焚烧产生烟火,古代人认为可以上天,可以最快地速度让神灵感知到世人的祈求。后来才制作成类似现代社会的香,算是文明的进步。

    有人武断地认为,香是随佛教传入中国的,显然没有认真考证,信口扯的。就跟白酒一样,说是外国最先发明而引进过来的。

    国内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而外国有记载,就定性是国外发明的。

    酒都发明了,距离白酒还有多远的距离?

    白酒也只是在传统酿酒的基础上,多了一个蒸馏而已。也许先祖认为白酒的力道太大,容易伤人而不许生产呢?或者!因为饭食习惯而不愿意生产白酒呢?

    就跟寒冷地区的人与热带地区的人饮酒习惯一样:寒冷地区的人,喜欢喝高度白酒。而南方亚热带地区的人,则喜欢喝低度白酒。酒精度高了,容易醉是小,也容易上火。

    拜师烧香,是对师长的尊敬。也是对先辈c神灵的尊敬。在当时!算是最隆重的仪式。

    一切准备就绪,孔子的两位嫂夫人带着方忠c方恕过来。

    两位见状,都不知道什么回事。

    得知是拜师,两人都觉得新鲜。

    又过了一会儿,学生都到齐了。孔子作为学校的校长,就开始举行拜先生仪式。

    闵世恭是研究周礼的,在他的指点下,孔子按照这个程序拜先生。

    先是把先生请出来,端坐在上方。然后!开始焚香,再宣读聘请任命书。然后!开始跪拜!

    孔子作为校长,跪在最前排。其他人!跟在孔子两边和后面。

    乐歌没有参与跪拜,躲在屋内偷看c偷笑。

    亓官氏骂了他几句,见他不听话,也就算了。

    孔子根本不理乐歌,没有时间与乐歌争,也不想跟他争。

    狼妹出于古代人的天性,也参与了跪拜。

    对于先生来说!跪拜的人越多,说明他的威望越大,越有面子和成就感。

    乐歌没有来跪拜,他不计较。一!乐歌是个傻子。二!一般情况,是学生和学生家长等人参与跪拜。其他人参与不参与跪拜,无所谓。

    人家不诚心跪拜你,你能强迫?强迫来的跪拜,没有诚意。

    孔子的那两位嫂夫人,自然也参与了跪拜。她们虽然识字,能教小学生,可让她们教高年级她们就教不了。现在孔子请来了真正的先生,所以!她们也想拜先生,跟随先生学习。

    她们是闲人,主要是为了带儿子才来教书的。

    有了先生,她们也可以趁机多学点新知识。

    院子门口,也跪了不少村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