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章 集体亮相(第1/5页)  无舟难自渡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和襄银行的高管由董事长c监事长c行长c副行长c工会主席c首席行政官c首席财务官c首席风险官和首席内审官组成。之前说过,李曌容是和襄银行的头号人物,不仅因为他时任最高职务,更因为他在和襄银行做出的巨大成就。

    韩章曾不止一次在各类材料里看到关于李曌容的生平介绍:原来早在改革开放初期,李曌容就已经是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培养对象了,他三十几岁就当上了国企的厂长,后来又先后任本市某金融办主任c某国有银行副行长等一系列职位,而后来到和襄银行。

    和襄银行的前身是城市信用联社,李曌容接手的时候正赶上经营不利,面临被别家吞并的风险。正是李曌容力挽狂澜,大胆创新,才将一个风雨飘摇的小银行做大做强。在并购了几家国有银行的分支机构之后,扩大资产规模,重新挂牌,改名为和襄银行,正式成为一家股份制银行的。直到今天,和襄银行在各个领域的快速突破,都是在李曌容的治下实现的。

    李曌容注重人才培养,在用人方面自成章法。就比如说,和襄银行的高管当中,有一部分是李曌容以前的老部下,比如辛永刚和王云志;还有一部分是打从参加工作起就一直在和襄银行的,都是李曌容来了以后一手培养和提拔的;还有个别几个,是市政府早年安排来的,挂的都是“虚职”。除了市政府的几个人,另外两派人数相当,互相竞争c互相制约,却又都听从于李曌容本人,总之到目前为止,这位董事长的“平衡术”保障了和襄银行的稳健持续发展。

    除此之外,他还喜欢培养年轻人,敢于起用新人,像柯佩臻c王小汐他们,都是李曌容亲自到学校面试选拔的。得以在短短几年之内一跃成为总行部门的领军人物,也是离不开李曌容的培养提拔。

    还有两个月,行长于世光就要退休了,所以新一届行长的选举工作就提上日程了。

    选举的发起者虽然是和襄银行这个已经改为股份制企业的主体,但是整个流程却很是复杂且关联甚多的,甚至还要由市纪检委派出纪检监察小组全程监督。

    因为升任行长,意味着自己的档案从此就可以放在市委组织部了,就等于有资格参加市里组织的关于学习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会议精神的有关会议了。所以在这件事情上,李曌容非常重视,亲自开会布置工作,要求辛永刚带领办公室和人力资源部全面配合工作。

    辛永刚对李曌容的指示第一时间就做出了反应:立刻给办公室和人力资源部的全体成员开了个工作会议,对李曌容会议精神做一个解读和传达。这次会议的主题,引用辛永刚的一句总结就是:“这是市委市政府对和襄银行多年实践成果的检验,也是关系到和襄银行未来发展的关键节点,所以大家要齐心协力,打一场漂亮的胜仗”。

    听了这话,韩章心中充满疑惑:“选举一个行长,至于上升到这个高度吗?”虽有疑问,却也无处求解,忙到后来,韩章甚至都忘了这事了。毕竟辛永刚做事标准极高,事无巨细,甚至有些吹毛求疵:大到审核候选人履历c职工代表评选资格c邀请与会领导c接待监督小组;小到会议室桌椅摆放c会议室音响调试等,辛永刚都要事必亲恭,反复审核,绝不容许出现半点儿错误,累的王小汐她们个个面呈菜色,心里叫苦不迭,连向来喜欢指手画脚的丁焱也被折腾得没了脾气,低着头一遍遍的查询档案审核履历。

    李晓敏和刘婷婷刚一来就面临如此大的阵仗,压力自然是小不了。李晓敏偷偷找韩章哭诉:“总经理让我们跟着丁焱学习,可是丁焱脾气特差,叫我们过来也不告诉我们做什么,我和婷婷真是苦不堪言。”韩章虽然来得比她们早一些,但也是没有什么经验,一直跟着王小汐跑东跑西,打打下手。所以她也没什么主意,只好不疼不痒的安慰李晓敏:“多听c多看,凡事忍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