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章 黑尔的野望岛原之乱9(第1/2页)  临高风韵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638年新年的第一天,这一天是崇祯十年冬月十七。在原本的历史上,岛原起义将会在1个月后被扑灭,而如今,德川家已经没工夫去搭理切支丹乱军了。

    接到澳洲人的国书以后,德川御三家以及重要的亲代谱代大名都聚集在了一起开会。最终平素以武断著称的将军最终没有同意水户藩开战的要求,还是派出了以酒井忠胜为主的代表团前往增上寺,水户藩藩主,将军的叔爷爷德川赖房作为副使出使。澳宋方面则是江远之元老正使,李海平将军副使。双方在增上寺侧殿开始了这次会议。

    当然,开始友好会谈前,阅阅兵还是有的。大清早的一连水兵就被吆喝了起来,按照连长的命令像训练的时候站军姿那样挺直的站在寺庙外。蓝色的制服刷的笔挺。现在澳宋海军已经不是最早穿着靛蓝色衣服的海军制服了,已经换装天蓝色,领口是白色的飘带,而且由于营养良好,一个个都红光满面。让人看起来就有一种威武之师的感觉。不过水户家的不这么看,作为江户幕府麾下的强军,在他看来不过一群花拳绣腿的骚包,一看就知道不是从小接受艰苦训练的武士。这哪里比得上大日本从小就接受严格训练的武士能打。尽管传来关于髡兵善战的消息不少,不过都是会远远释放火器罢了。明军嘛,除了一些家丁,小兵都是一冲就散的货色。当年丰臣秀吉征朝的时候,可是和明军精锐打过的,也就那么回事。

    但是鄙视归鄙视,谈判确要谈。毕竟别人现在炮口对着江户城啊。再说澳洲人也没要求德川家跪地称臣,琉球藩那是岛津家的肉,琉球丢了德川家不可惜啊。对外贸易掌握在自己手中就是。总的来说,除了被人拿着炮口对着逼着做生意老家不爽,德川家没有太多实质上的损害。况且若能买入澳洲大炮,剿平乱匪就不是问题了。等到剿平了乱匪,澳洲人也就不足畏惧了。

    双方的谈判还算顺利。幕府再一次同意开国,开放了下田和堺作为通商口岸。同意澳宋在此三地贸易,澳洲人可以在下田和堺居住,但是划定范围。元老院开始就参考了黑船事件后神奈川条约的条款,最终划定的下田自由居住范围半径大约7公里,堺争取了一个町。并且同意在幕府方面收复长崎以后,增加长崎为通商港口,同时将长崎附近伊王岛作为澳宋商埠只用。同时澳宋还同意日本也可以派出商船前往台湾贸易。其他诸如确保澳宋商人人身财产安全,救援漂流民之类的不再一一详说。

    澳宋承认幕府对日本三岛极其附属岛屿的合计66国的合法统治权,承认明朝对幕府将军日本国王的册封。至于天皇问题双方就都没有提及了。不过事后幕府方面也没有把日本国王这个说法写到正式文件。至于北海道,大家都忘记了吧。

    但是随后幕府方面提出了军火贸易和断绝与九州乱军的贸易往来这一要求。卖武器江元老没什么意见。反正大萌朝那么多废铜烂铁,除了回炉也就没啥用了。虎蹲炮弗朗机炮堆成了山。鸟枪什么的一箱一箱的。幕府需要的话要多少有多少。还可以给个九五折优惠价。但是断绝九州贸易嘛,这个就不行了我们是信奉自由贸易主义的嘛。但是心里这么想嘴上不能这么说。断绝可以啊,走私我们管不了嘛。就这样江元老点点头就同意了。至于双方共同封锁九州海域。江元老拒绝了。理由很冠冕堂皇:“此乃贵国内政,我国不宜插手。”你们还是自己去民族自决吧。

    不过幕府方面拒绝了江远之提出的贷款事宜。在幕府看来,当前伤筋动骨的是不听话的西南大名,幕府方面还是兵精粮足的。一年来幕府没有用心出力镇压也是出于打算乘机削弱西南大名的打算。至于同意招募流浪武士,幕府更是严厉拒绝,这是要挖幕府的根啊。现在战事那么多,流浪武士还不够用呢。

    这一点让江李两位元老都心里嘀咕。你日本能出产啥?人是最丰富的资源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