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零九章 两位长史(第1/2页)  世子很皮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陛下龙驾所至之处,定然无往而不利!”李景隆解释道:“微臣观那曾言的言行,跟看齐泰齐大人他们是一样的,言语间对陛下是无比恭敬。微臣想他必是受了湘王的大恩,不想对湘王府不利。陛下您若是亲自前去,那情况就不同了,面对天子,他这个儒家门徒应该如何自处?想必圣人们在上是教过他的。”

    “嗯,表哥说得不错,那我们便先往左军都督府一行?”朱允炆嘴里说的虽然是疑问的句式,但脚下却已经行动起来,当众挽起李景隆的左手,朝着左军都督府方向走去。

    突如其来的恩宠,让李景隆也有些意外,但他没有将手抽出来,只是身子落后了两步,亦步亦趋跟着朱允炆前进。

    这样走路,样子虽然有些滑稽,但是旁边的宫人与侍卫却丝毫也没有这种感觉,看向李景隆背影的目光里边,充满了羡慕与敬畏。

    没错,就是敬畏。尤其是朱允炆的贴身大太监王中,他可比旁人知道更多的内幕,他心中不仅是敬畏,更多的反而是畏惧。

    朱允炆出宫是临时起意的,王中虽然第一时间将消息传了出去,但现在梅殷与平安都没有赶到,可偏偏这曹国公李景隆却很“神奇”地提前于梅殷和平安,第一时间赶到了端门外等候!

    连朱允炆这个皇帝走到端门这里都要两炷香开外,算算时间,在左军都督府的李景隆,接到他的通知来到皇宫,起码也应该是小半个时辰之后的事了。

    李景隆提前于梅殷很正常,荣国公府比较远,但是连守卫宫禁的平安都超过了,这事就很不寻常!

    李景隆偏偏在皇帝要出宫的时辰进宫,真的这么巧吗?

    王中可不这么认为,因为这样的巧合事儿,已经在他的面前发生过好几次了,哪有次次这么巧的?尤其是他每次都带来了好消息……

    这只能说明,曹国公的权势滔天,皇宫里这些个见风使舵的猴崽子,怕是有不少投靠了曹国公府吧。

    想到这里,王中对李景隆的畏惧就更深了,他谨慎地对旁边的随员观察了一下,或许这些人里就有人专门将皇帝的行踪随时报告给李景隆。

    可是知道了又能怎么样呢?王中看着前面挽着李景隆前行的朱允炆,心中不住的嘀咕着。

    皇帝挽着臣子的手一起走出宫门,这待遇,这恩宠,恐怕是我大明开朝以来的首例。

    除了皇后,皇帝现在最信任的怕就是这曹国公李景隆了,李景隆势大,天大的恩宠在身,咱家这奴婢还是装作不知道的好,自保为上。

    从端门到左军都督府距离不远,因为李景隆这特有的恭敬走路姿势,队伍走得很慢。

    朱允炆对李景隆的恭敬态度特别满意。王中却是知道,曹国公如此走路,让队伍行走变慢,怕也有让世人看到这一幕,让人们宣传他曹公国圣眷优渥的心思在里面。

    ……

    一行人来到左军都督府,直奔李景隆的大都督公房。

    公房里除了两个文官打扮的人外,没有任何书吏与将校在旁伺候,显得很是空旷。

    那两个文官打扮的人,正是葛诚与曾言。

    一听到“陛下驾到”这四个字,两人赶紧整理衣冠,面向大门跪倒在地,齐声高呼:“微臣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两位爱卿请起。”

    迈步进入公房的朱允炆,对面前这两个连头都不敢抬起的长史印象很不错。但见这二人年纪相当,官服相同,对他行礼的姿态也差不多,到底谁是葛诚?谁是曾言?

    但这都不重要,在朱允炆的心中,自己这个皇帝亲自出马,哪有不成功的道理?一会儿之后,不管燕王府长史,还是湘王府长史,都是为朕办事的人,朕要忙的事情可多,能单独给你们二人做一下思想工作,已经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