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一十六章 太行山上(第2/3页)  晚明霸业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山贼响马不可能无所依托在山中生活,就算有个寨子,他们也得定期与各地村寨交易。而乡民因为宗亲、姻亲等等关系,势必会帮他们隐瞒、藏匿、通风报信。正是因此地方官员才加大了对宗法社会的打击,截断百姓与山贼之间的联络,终于使山东一地的治安得以整肃。

    河南的土贼更多,不过流动性较大,或许不会发生这种事。

    就算发生了,也是个教训。

    徐梁很快就将这个念头挥散,专心致志地骑马赶路。路上的土地越来越硬,石块越来越多,前头就是太行山了。

    吴伟业、王硕显以及随从官吏,看着圣上消失在地平线上的身影,良久方才回去。王硕显与吴伟业并辔而行,忍不住叹道:“陛下雷厉风行,真是令人……令人……”他一个进士,搜肠刮肚半天也没找出个合适的词来,索性含糊过去。

    “王同知,下个月咱们就要自报考成任务了。”吴伟业却没那么多感慨:“这其中大有讲究,若是报高了,日后完成不了,轻则罚俸,重则丢官,再重些还有可能被定个玩忽职守的罪名。”

    “那报低一些?”王硕显试探道。

    “报得过低,万一被御史查出来,或是被上面派来的巡视组看出来,那就是投机取巧、庸蠹不忠,直接发配村学教去。”吴伟业淡淡道。

    “府尊以为该当如何?”王硕显也被吓到了。

    “还是得好好商议一番啊。”吴伟业道。

    王硕显终于尝到了传说中考成法的威力。而且作为青州府的同知,王硕显在参与全府目标实施上要承担责任,同时还有自己分管部门的考成任务,可以说全身都被这考成法栓得牢牢的。

    对官员进行考核评等是早在先秦时代就出现的事物,张居正借祖宗旧制的旗号,完善了考成法的执行细则,使得万历初年成为明朝行政效率最高的时期。

    徐梁非但沿用了张居正的考成法细则,更是将都察院的监察御史职权进行明确确定,强迫他们将目光放在考成任务上。由此更是加大了考成法本身的执行力度,使得官员在轻松之余,也不免对考成任务格外上心。

    在这种制度力量的鞭策之下,东宫官员的工作效率和态度,自然不是老式官僚能够比拟的。

    太行陉是太行八陉中第二陉,就在河内县西北四十里。徐梁带着亲卫队,快马加鞭,只小半天功夫就到了此陉入口。随着北上太行,路径渐渐缩窄,最终只有三步宽,正好容得下一人一马。

    徐梁骑马骑得大腿酸软,正好跳下马来走一走。亲卫队仍旧分了前后,将他裹在中间。

    两边山势险峻,果然不愧天险之名。

    “陛下,这里若是架起一门火炮,谁还能上来!”邵一峰兴奋道。

    徐梁笑了笑没有说话。只要国家强盛,这种险要地势只会成为交通障碍,并没有存在的意义。他只是道:“微服的规矩你忘了么?”

    圣上微服出行,不打仪仗,怕的就是身份暴露。万一被有心人侦知,就算邵一峰功夫再高,也敌不过一排藏在暗处的火铳。这种白龙鱼服行险之事,自然会被保守之人嫌弃,但凡有机会就要劝谏、说服、教育徐梁一番。然而追求效率的徐梁很难接受慢吞吞地跟着大部队行进,除非有四轮马车可以办公。

    只不过河南的路都是土路,颠簸难耐,四轮马车的避震效果再好,也经不住这样的土路颠簸。就算马车质量好不会坏,坐在里面的人也是折磨。更何况马车到了这种仅有三步宽的险地没法通行,只能绕道,如此一来耗费的时间也就更多了。

    “少爷,前头就是太行关了。”邵一峰总算长了记性,没有叫错。

    临近关口,前面的商旅速度也慢了下来。虽说现在东宫直接控制区域废除了税卡,但是重要关隘还是有巡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