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一十章 崇祯之怒(第3/4页)  晚明霸业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不语,一面想着李自成写在文告中的这几句话仍然称颂他为英明之君的真正含义,一面生出了一些渺茫的幻想。过了片刻,他又向太监杜勋问道:

    “杜勋,看来逆贼李自成虽然罪恶滔天,但良心尚未全泯。他叫你进宫见朕,究竟是何意思?”

    太监杜勋抓住机会说道:“李自成因知朝政都是被文武群臣坏了,皇上并无失德,所以二十万大军将北京团团围住,不忍心马上攻城,不肯使北京城中玉石俱焚……”

    崇祯皇帝朱由检似乎猛然醒悟,问道:“他要‘清君侧’么?岂有此理!”

    “皇爷,请恕奴才直言。他不是要‘清君侧’,是要,是要……”

    “是要什么?快说!”

    “奴才万死,实不敢说出口来。”

    “快说!快说!一字不许隐瞒!”

    太监杜勋连叩两个头,十分惶恐,冒着杀身之祸,吞吞吐吐地说道:

    “皇爷天纵英明,烛照一切,奴才照实把李、李、李自成的大逆不道的……意见说出,请皇爷不要震怒……李贼实是叫奴才进宫来劝、劝说皇上……让出江山。他说,这是效法尧舜禅让之礼。他还说,只要皇上让出江山,他誓保城内官绅百姓平安,保皇上和宗室皇亲照旧安享荣华富贵。他将尊称皇上为…让皇帝,仍享帝王之福。他说……”

    崇祯皇帝朱由检听到这里,将御案用力一拍,又猛力一推,几乎将御案推翻,随后突然站起,抓起横放在御案上的龙泉宝剑,登时有一道寒光在众人眼前闪烁。站在他的两边和背后的太监们一个个面目失色,停止了呼吸。站立在阶下的十名锦衣旗校都以为太监杜勋替逆贼劝皇上让出江山,必斩无疑,立时紧张起来,紧紧地握住剑柄,准备随时登上台阶,将太监杜勋推出午门斩首。但皇上没有口谕,他们只能肃立等候,怒目注视伏在地上战栗叩头的太监杜勋,身子却纹丝不动,也不敢违制拔剑出鞘。那恭立在御座背后,擎着黄伞的青年太监,担心太监杜勋身上暗藏兵器,可能会突然跃起,向皇上行刺,所以在刹那间按了伞柄机关,黄伞刷拉落下,伞柄上端露出来半尺长的锋利枪尖。

    在众人屏息的片刻之间,崇祯皇帝朱由检决定不下是就地挥剑杀死太监杜勋,还是命锦衣旗校将叛监推出午门斩首。王德化不敢迟误,赶快跪下,叩头说道:

    “恳皇爷暂息圣怒!太监杜勋进宫来原是为要替陛下解救目前之危,实非帮逆贼劝陛下让出江山。请陛下命太监杜勋将话说完,再斩不迟。”

    一团疑云扫过了崇祯皇帝朱由检的眼前,他将龙泉剑在御案上平着一拍,震得一支斑管很毫朱笔从玛瑙笔架上猛然跳起,滚落案上。他厉声问道:

    “太监杜勋,该死的奴才,你还有何话说?”

    太监杜勋说:“皇爷!刚才说的那些效尧舜禅让天下的话,全是李贼一派胡言,奴才当时就冒死反驳,使逆贼不得不改变主意,同意不再攻城,不再争大明江山,甘愿为圣明天子效力。”

    崇祯皇帝朱由检大感意外,半信半疑,问道:“你如何劝逆贼改变主意?他又如何说不再争大明江山?”

    太监杜勋说:“奴才对李贼言讲,大明朝有万里江山,三百年基业,纵然你能破了北京,也不能亡了大明。江南必有宗室亲王兴师继统,以陪都为京师,用江南财富与人力,恢复中原;满洲人兵强马壮,久已虎视于关外,时时伺机南侵。闯王……”

    “什么闯王!”

    “陛下息怒,奴才死罪!奴才身在贼应,说话多有口不应心之处。对闯贼说话,为要以理说服敌人,所以称他‘闯王’。其实,奴才对逆贼恨之入骨,恨不能吃他的肉,喝他的血!”

    王承恩在一旁听着,心里暗道:“太监杜勋这个家伙真的狡猾。难怪李自成让他做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