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八章(第1/2页)  北漂三十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凌立德有一股韧劲,再加上头脑灵活而且悟性高,烙饼的手艺很快就学会了,大饼c烧饼c葱花饼样样精通,炸馓子c麻叶也都在行。有了这个好帮手,三姐和三姐夫轻松了不少。

    三姐那边的饭馆要开张了,三姐和三姐夫两个人去了饭馆,这边的摊位留给立德一个人照看。这回够立德忙的了,买菜c洗菜c切菜c和面c包馅这些活统统落在了立德一个人身上,炸货自然是做不成了,立德整天忙得晕头转向,再加上买东西时有几个不实诚的主,立德有些焦头烂额。

    三姐只要了摊位的月租费,剩余的钱都留给凌立德一个人了。1000多块!他第一次见到那么多钱,所有的辛酸和劳累都抛到脑后了。这个时候,凌立德想把远在老家的妻子叫过来帮忙,可是妻子正在家里照顾两个孩子,大儿子刚上二年级,小儿子读学前班,又不忍心让两个孩子留守在家。

    三姐劝道:“现在就别心疼孩子了,多挣点钱比啥都重要,让陈丽过来吧,两个人能忙过来,能多挣不少钱!”

    凌立德没了主意,到市场北边的小卖部拨通了村里的电话,电话那头陈丽一时失语,顿了顿说:“伟伟也上小学了,班里老师都夸他聪明,在学校也能坐得住,他爷爷奶奶愿意照顾我就去吧,正好少诚妈也要去北京,和她一起去。”

    “那行,家里安排妥当,把来的日子定下来,我好去接你们!”

    陈丽有些呜咽,她没有离开过两个儿子,对立德说:“前几天儿子打针,老大哇哇哭,针头还没扎他身上我的眼泪就下来了。”

    “现在疼爱的再狠,以后没钱给娃娶媳妇,也是瞎疼!”凌立德想到以后办啥事都得花钱,更坚信了自己的信念。

    “伟伟我更舍不得,天天粘着我,他的手还有毛病,一到夏天就蜕皮,都快露肉了!”

    “别想那么多了,先挣够钱再说,家里交给我父母照看吧!”

    那时候的电话还没普及,手机更是像凤毛麟角,小卖部里有供人打电话的公用电话。电话费长途一分钟3角,市话一分钟2角,凌立德在通了2分50秒的时候匆忙挂断了电话,再过10秒就又得掏一分钟的钱。

    陈丽那边心里翻腾着,自己要离开两个孩子,他们磕着碰着,在学校被人欺负了,上学放学掉水里淹着,都是让人揪心的事,这个时候离开,孩子们能适应吗?

    从村电话室回家,陈丽越想越舍不得。到了家里看到7岁的小儿子正在板凳上认真地写作业,陈丽试探性的问了问儿子:“伟伟,妈妈要是不在你身边,你能好好学习吗?”

    “能!”伟伟斩钉截铁地回答。

    陈丽鼻子一酸,扭过头流下了眼泪。7岁的孩子在家,有什么委屈事找不到人说,生病穿衣都得人照顾,这可怎么办,陈立德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不是个滋味。

    晚饭后带着孩子向东去娘家,陈丽想寻求爸妈的帮助,每次要做出重大抉择,她总是向二老诉说,母亲常对她说:“听爸妈的不会有错,他们不会害你,比你见过的多!”

    陈丽父亲陈解放以前当过炊事兵,也是个“官迷”,总希望孩子们以后有出息了能当个“管”,可事与愿违,自己两个女儿一个儿子下学早,都是给人打工的命。这会他正在黑白电视机前看着《新闻联播》。陈丽说明了情况,老两口也跟着唉声叹气。

    母亲说道:“去年你嫂子要去杭州打工,临走前也是舍不离,眼泪巴巴的,,两小孩在我手里不也好好的吗?吃得好也穿得暖,要走就咬咬牙出门,越想越舍不离!”

    陈丽说:“你俩和他们爷爷奶奶不一样,他们照顾六七个小孩,三闺女家的小孩也往这送,半辈子光照顾小孩了。他爷爷腿不好,不能干重活,上街买菜都费劲。他奶奶脾气赖的很!天天上火也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