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四章(第1/2页)  北漂三十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凌根茂的事情处理完后,立德一心回家照顾妻儿,又在家呆了6年后,也就是我6岁时,在三姑的推荐下踏上了北上的路,正式开始了北漂的生涯。

    家里的兔子处理完后,凌立德再次陷入困境,都说贫贱夫妻百事哀,一点都没错,这6年本来想安安分分的做个庄稼人,可生活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都要花钱,家里老人要是生个病,他竟然一分钱也拿不出手村里的同龄人都出门了,立德只得再次背井离乡。这一次,没有选择去外地,而是三姐和三姐夫打工的北京,那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城市。

    1999年的夏天,凌立德告别了妻子,背着一大包尼龙布袋装好的衣服,沿着村口一条向北的小路向前走着。

    夏日总会有刺眼的阳光和灼目的太阳,在这烈日下,立德的心是凉的,他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样子,老人孩子都要自己照顾自己了,最舍不得自己的这些亲人,他们都留守在家,自己踏上未知的前路。

    拐出了村口,小儿子正在村口听长辈们讲故事,他对小儿子说:“凌伟,在家别乱跑,别惹你妈生气。”

    他第一次对着6岁的小儿子叫他的名字,说罢扭头就走了,满眼都是泪水。

    辗转一夜的火车,到了北京石景山区的一个早市上。三姐好久没见这个弟弟,当晚炖了早市买的排骨,看着远方来的弟弟,她亲切地问:“家里怎么样了?陈丽和孩子都还好吧?”

    “挺好的,就是在家里不挣钱,给娃买新衣服的钱都没有!”

    “在家里啥也干不成,就凭种地一辈子也挣不了几个钱,你跟你姐夫好好学学烙饼的手艺,到时候这个摊转给你,你把媳妇叫过来一起干!我和你姐夫在杨庄市场租了一间门面,年后准备开一家饭馆。”

    “好,我没干过烙饼,估计得学一阵,到你们快开业了,我再叫娃妈过来,那时候小娃也该上学啦,不用整天在家照顾。”

    晚饭后,三姐安排立德在屋后面搭的一处低矮的棚子里睡,那是顺着前面门面搭建屋棚,屋子5平米大小,仅能容下一张床,里面又热又湿。三姐带过来一个风扇,摇起头来吱呀吱呀的,这恐怕是夜里的奏鸣曲了。

    晚上,亲人都睡去了,凌立德一个人翻来覆去睡不着,脑子里都是妻子和两个儿子的画面,临走前见到的小儿子的画面还清晰地浮现在眼前。折腾到了凌晨,凌立德出了早市大门口,在一旁的石块上坐着。前面的大马路上是零零星星的面包的士,闪着红的黄的车灯,街上大部分都是面包车,少有几辆南阳见的那种桑塔纳轿车,拥有一辆车对于这时候的立德来说就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顺着对面小区外的围墙漫无目的的走着,忽然听到旁白楼里的呼救声:“救命!”“杀人啦!”

    不止一个女士的声音,伴随着乒乒乓乓的声音,凌立德一惊,心想一定是有人抢劫杀人!

    墙头太高,一个人根本爬不进去,他顺着墙向前走,势必要找进入小区的门,救人要紧!先前跑了一会,小区的侧门紧闭,“砰砰砰!”立德急匆匆的敲门卫室的门。

    “干啥?大半夜的!”

    “小区里有人喊救命!有人抢劫杀人!”

    “听你口音不像是本地人啊,你不是这个小区的吧?”

    “不是,我是附近早市的,让我进去,不然来不及救人了!”

    “等等,我先通报一下!”说完,门卫慵懒地伸个懒腰,打开身边的无线电通讯器。

    立德看请况紧急,飞身跳过栏杆,一个箭步跑进去了。

    哪个楼呢?立德快速的回响自己刚才听到的声音,他有着优异的记忆方位的能力,走过一遍的路都能熟记于心。想到刚才经过的23号楼,他顺着20号楼向前跑,到了地方上到大概3楼的位置,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