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莫高窟,培神境(第2/3页)  民国奇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后那人问:“小兄弟贵姓?看着不像是西北这一带的人啊?”

    小木匠回答:“免贵姓甘,我是过来走亲戚的,老哥你怎么称呼?”

    那人说道:“我姓沈,家中排行老大,所以别人都叫我沈大,或者沈老大,你也这么叫我就行。”

    小木匠说:“原来如此,沈大哥,看你也不是本地人啊,来西北做啥呢?”

    那沈老大说道:“敦煌莫高窟,你听说过没?”

    小木匠摇头,说不知。

    沈老大耐着性子跟他解释道:“莫高窟又叫做千佛洞,始凿于十六国的前秦建元二年。那个时候呢,群雄逐鹿中原,战火四起,百姓流离失所,而河西成为相对稳定的地区。中原大批硕学宿儒和百姓纷纷背井离乡,逃往河西避难,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尤其汉魏传入的佛教在敦煌空前兴盛,前秦建元二年,一个叫做乐尊的和尚,在三危山下的大泉河谷首开石窟供佛,莫高窟从此诞生;后来又经历了隋唐、吐蕃和西夏,最辉煌的时候有一千余窟,壁画和塑像异常发达,并且还有壁画艺术和吐蕃文经卷等……“

    他跟小木匠讲起了莫高窟的千年兴衰史,听得小木匠无限神往,忍不住感慨道:“想不到这塞外之地,竟然还有这等宝地,说得我都想去瞧一瞧了。”

    沈老大却摇头叹气,说道:“你现在去,基本上什么都瞧不见了。”

    小木匠有些惊讶,说为什么?是因为时间久远,里面的东西都没有了么?

    沈老大说的确有一部分洞窟是因为战乱或者地理变动的关系没了,但还有存世于今的大部分,却是人祸的缘故。

    小木匠问怎么回事,而沈老大则跟他简单地聊了起来。

    原来莫高窟传至今日,许多洞窟已空,但也有一些被封存下来,大约二十多年前的时候,一个叫做王圆箓的道士发现了莫高窟藏经洞。

    那里面有无数排列整齐的白色包裹,打开一开,每一包里有经十卷,其他还有佛帧绣像,平铺在白包下面,更有文献精品和佛画、丝织品和唐代彩塑等等极为珍惜的文物。

    此人发现这些,却拿去卖与外国人换钱,先后来了英格兰、法兰西、东洋人和俄国人,以及最后的美利坚……

    一帮国贼汉奸,与外国人联手,将美丽的莫高窟掏了个底朝天,甚至连壁画,都用胶布给粘走了去。

    听完沈老大的讲述,小木匠义愤填膺,满目喷火,骂道:“那王道士,该杀。”

    沈老大点头,毫不避讳地说道:“我此番来西北,便是干这事儿的。”

    小木匠有些惊诧,问道:“那狗贼还活着?”

    沈老大说:“我希望他还活着。”

    小木匠当下又是敬了对方一杯酒,那沈老大端起酒杯来,也是一饮而尽。

    借着这个话题,两人边吃边聊,越聊越投机,相谈甚欢,酒也不知不觉喝多了,而后来那沈老大也是豪气,借着上茅厕的功夫,却把账给结了,让小木匠挺不好意思的,却也没有纠结。

    两人还约定,说若是有机会的话,等小木匠办完了事,可以去一趟敦煌,到时候两人再聚了,喝了一顿酒。

    小木匠说那个时候你可别来这一套,必须我请客。

    沈老大笑了,说好啊,那我可得大喝一顿,让你心疼。

    两人酒饱饭足,随后回房睡觉,小木匠喝了酒,情绪也浓烈,但并没有醉去,趁着酒精,行了一遍周天,感觉气息涌动,隐隐间竟然有了突破。

    他那灵霄阴策的法门,竟然达到了第三重培神之境界。

    所谓“吞吐罡气,光明显神”,那气息涌动之间,却有如奔腾河流一样,原本凝滞阻碍的经脉,也变得通畅许多。

    这关口,他自从当初在金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