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2.第二十二章 联名上书(第2/12页)  永不熄灭的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为何善恶颠倒颠?

    人间公平今何在?

    为何如此两重天?

    写罢,想写今天的日记,心情却总也平复不了,只得睡觉,明天再补上。

    过了两天,高志远渐渐地想到:自己兢兢业业教夜校,难道是为了出名?他开始教夜校,只是觉得自己有了文化,教教父老乡亲是理所当然的事,并没多想。只是教出了成绩,上级要报道他宣传他时,他才冒出了出人头地的想法。这一棒子也打得好,打消了他的名利思想,打掉了他的自私自利,让他老老实实脚踏实地地做人。

    检查团检查完了,他也想到,白天干活休息时间是否还学文化?他把这一想法,说给程队长,程队长立即说:“学,不能停。经过这一个月的试验,这个法很好,社员们即休息了,也学了文化,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我们一定要坚持。再说了,检查团刚检查完,我们白天休息时间就不学习了,这不是作秀吗?检查团还一再鼓励我们要再接再厉,争取更大的成绩。我们也应该继续努力,争取更上一层楼。”

    高志远说:“检查完了,白天休息时间再学习,怕社员有意见。”

    程队长想了想说:“那晚上,提交社员讨论讨论,看什么意见再定。”

    晚上上课,高志远又把这件事提交给社员们讨论,没想到大家一致同意白天干活休息时间坚持学习,他们说:“休息时间不学习也是聊天侃大山,白白浪费时间,还不如学学文化,还能多识些字呢!”因此,检查团虽然检查完了,白天休息时间学习的习惯却保留了下来,高志远一如既往地领着大家学习。

    忙完检查团的事,小村又恢复了平静。程队长又想起给高志远提媒的事,刘月芬的母亲说就几天给个信,怎么没动静,莫非他又反悔了?那是个有名的“弯弯绕,腰里揣着九十六个转葫芦,一会儿一变。不过,同意不同意怎么也得给个话吧?一天,吃过晚饭后,他又去了刘月芬家。

    刘月芬的母亲知道他来的用意,没等问,赶忙说:“程队长,关于月芬的事,这几天寻思告诉你一声,可看你太忙了,忙着应付检查团的事,就没惊动你。你这来是问这事的吧?”

    程队长说:“是啊,这也好些天了,你们也商量好了吧?我想问问,你们什么意见?”

    刘月芬的母亲忙说:“我们没意见,都同意这门婚事。高志远那孩子不错,是个过日子的孩子。不过,现在正是大忙季节,没时间张罗他们的事,要订婚也得闲在时候,等农闲再说吧。”

    程队长听她说都同意,很高兴,寻思终于把这难剃的头拿下了。可当又听她说农忙没时间等农闲再订婚,心里又老大地不痛快。暗想:就一个订婚,也没什么繁琐的仪式,还什么农忙农闲的!可又一想,她这是不是托词啊?她上次已答应了,这次再反悔,没法说,就来个以拖待变?这样一想,他不禁定定地看了看眼前的这个女人:她满脸地喜笑,笑得像核桃纹一样,慈眉善目,哪有什么心计的样子?可正应了那句话——人不可貌相,难道有心计的人都写在脸上吗?哪像电影,好坏人一出来就分得清。可又转念一想:她就是以拖待变,你又能怎么办呢?就逼她现在订婚,这也不是逼迫的事啊!即便她不同意,也只能再慢慢做她的思想工作,急不得躁不得这一系列的思想变化,当然只是一瞬间的事,他听她说完,也笑着说:“那就听刘婶的,我回去告诉高志远一声,把心放进肚子里,好好准备准备,等秋后就订婚。”

    刘月芬的母亲本想找个托词,因为,她还是有顾虑,还是觉得不能眼睁睁地把女儿送进火坑里,可上次答应程队长了,这次没法反口,就想借个托词,敷衍过去再说,以后什么赖词没有。可没想到,程队长也不是省油的灯,竟一口咬定秋后订婚,让她反驳又没法反驳,不反驳心又不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