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章 属下有负圣恩(第2/3页)  汉兴八百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天下之事,除了重要的军政大事,如外敌入侵、地方造反、有人谋逆等需要立即禀明皇帝,由皇帝召集朝臣共同商议之外,其他的则一律依照标准流程处理。

    军事奏章经过军务府的军机通政署分类挑拣后,传递到对应的军事堂各部部长手里,政事奏章经过政务府的行政通政署分类挑拣后,传递到对应的政事堂各部尚书手里。

    各部长或尚书收到归属其分管的奏章后,若遇紧急之事无须禀告太尉或丞相,可直接入宫面圣,让天子决断。

    反之,若是普通寻常的军事或政事,必须在收到奏章的当日,对所奏之事给出处理的意见,并写在一张纸上夹进奏章之中,这一过程称之为票拟。

    随后,在次日的军事堂晨会或政事堂晨会上,各部长或尚书要把票拟好的奏章拿出来过会,由众部长或众尚书举手表决,若获得半数以上的人支持,那此票拟通过,太尉或丞相盖章后便可执行回执,无须再奏禀皇帝,只需存档备查。

    军事堂是由帅阁七帅与众部部长组成的决策机构,政事堂是由相台七相与众部尚书组成的决策机构,太尉与左右帅、丞相与左右相皆有一票否决权。

    也就是说,某部长或尚书的票拟虽然获得了军事堂或政事堂半数以上的支持,但若被一票否决,那么就必须在会上重新商讨一个处理办法,若没有商讨出结果,则该部长或尚书就要把此奏章派人送去内廷通政署,交由皇帝决断。

    然而,具有一票否决权的太尉与左右帅、丞相与左右相既没有人事权、财政权,也没有直接插手各部军事或各部政事的权力,他们只是监督建议和帮助手下部长或尚书处理军事或政事的领导者,也只有在决策会议上才会是决策者。

    他们最大的权力是一票否决权,与对军事或政事的监督建议权,以及向皇帝推举人才的权力。

    他们不能想贬谁就贬谁,因为人事权集中在各部部长或尚书手里,也不能想怎么花钱就怎么花钱,因为财政权归直接向皇帝负责的财政总署。

    财政总署长品级虽是正三品,权力却如同财相。

    朝堂之中,真正握着行政实权的人物是军事堂的各部部长和政事堂的各部尚书。

    此外,各级官员都有任期限制,再加上皇室产业遍布天下各郡,皇帝手中掌握的资源庞大的超乎普通人想象,且自汉圣祖往后的历代皇帝多是有为之君,所以一直到今天,新的大汉朝才出了杨坚这一个权臣。

    对大汉朝的核心权力架构了解越深,刘毅越觉得汉圣祖伟大。

    就在刘毅看着案上报纸静静发呆,感叹大汉朝的不可思议之时,侍中官虞世基前来禀告道:“启禀陛下,武心侯世子殿外求见。”

    武心侯是吏部尚书张金贵从祖上继承的爵位,武心侯世子即为张金贵的嫡长子张须陀。

    张须陀与张疏影是双胞胎,他是哥哥,少年时无赖气息很重,是京城臭名昭著的无赖世家子,曾蒙面在梁上偷看少妇洗澡。

    他从小习武,练习梅花桩,虽然体型略胖,但却身轻如燕,能够飞檐走壁,是原刘毅小时候的发小玩伴。

    “让他进来。”刘毅随手把报纸丢到一边,抬头说道。

    片刻后,鼻青脸肿的张须陀,一瘸一瘸的走了进来。

    “怎么搞成了这个样子?”

    刘毅此话一出,虞世基连忙上前扶着张须陀,慢慢走到靠近御桌的椅子上坐下。

    “虞卿,你先去殿外候着。”刘毅先看了一眼虞世基,然后目光从御书房外的两个女侍从脸上扫过,接着说道:“让她们也都下去。”

    “微臣告退。”

    虞世基躬身退出御书房,并喊走了那两个负责端茶倒水的女侍从。

    “说吧,发生了何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