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章 臣斗胆谏言(第2/3页)  汉兴八百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伸手欲拉起杨素,却被后者奋力拨开。

    杨素再拜道:“陛下,如今一个小小的乡亭,就有十几名编外契约人员协理公务,县级政府各类编外契约人员如协警、协书办、协内勤加起来足有上百名,郡级政府的编外人员更是高达近千名,更有甚者已超过千名!”

    “编外人员的大量增加,致使朝廷的支出与日俱增不说,更让各种素质底下、道德败坏的人扰乱官场风气,严重损害了朝廷在民间百姓心中的形象。臣句句肺腑之言,恳求陛下严查江陵郡守贪腐之事,整顿吏治,还天下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望着匍匐在地的杨素,刘毅选择了沉默。

    他当然知道杨素说的这些问题,原刘毅在地方上任职的那些年,惩处的贪官不在少数,但当时萧氏外戚荣宠一时,整顿吏治非当时他一人所能做到。

    如今他贵为皇帝,自然要在稳固皇权后,腾出手好好惩治那些贪官污吏。

    但他之所以沉默,不是现在没有心思整顿吏治,而是奇怪为何今早来见他的第一个人会是杨素。

    难道这只是巧合?

    原时空的杨素,爷爷是北魏谏议大夫杨暄,老爸是北周骠骑大将军杨敷,他本人更是历经杨坚、杨广两朝的隋朝权臣。在李世民眼中他是欺主罔上,贼害良民,导致隋朝大乱的恶人。

    而在这个时空,从杨素以往的表现来看,却是一位为国为民的忠良之臣。

    刘毅沉思良久之后,缓缓开口道:“朕答应你!”

    杨素微微动容,杨广眼疾手快,立马上前将其扶起,并拉着杨素慢慢坐下。

    “针对调查江陵郡守贪腐一案,右相心中可有合适的人选?”

    听到刘毅询问,杨素急忙起身,再次鞠躬拜道:“回禀陛下,臣以为李国舅为人刚正不阿,自任陛下的侍中官以来屡次直言请谏,可派其为天子钦差,持符节前往江陵郡,全权调查郡守贪腐之事?”

    刘毅闻言,眼前一亮。

    江陵郡守最初是谏议长杜南天举荐的人,自前年上任郡守之后政绩还算优异,将江陵治理的井井有条,更是屡次打击当地恶霸豪强,铲除了不少祸害百姓的江湖势力,在民间颇有声望。

    想要对这样一个表面深得民心的“清官”下手,挖出其深藏幕后的龌龊一面,派去的钦差若没有一定的强硬背景,到了江陵郡之后,恐怕不仅查不出什么来,有可能还会死于某些意外。

    比如,江陵靠海,城内水上交通发达,搞不好就会落水染病而死,或直接溺水而亡。

    杨素口中的李国舅乃是刘毅的小舅子,也是皇后李贞儿的四兄,即侍中官李渊。

    “那便依卿之言,任李渊为钦差!”刘毅挥了一下袖子,拍案道:“杨广,你去拟诏!”

    “遵旨!”杨广道。

    “陛下圣明!”杨素道。

    片刻后,刘毅检查了一遍诏书内容,确认无误后,在诏书上加盖了皇帝信玺。

    随后,他把诏书交给杨广,说道:“派人把诏书送去御史台!”

    只有加盖皇帝印玺,经御史大夫审查盖章、政事堂丞相盖章的诏书,才是合法的诏书。

    “喏!”杨广躬身接过诏书,恭声道。

    目送杨广离开,杨素如释重负的呼出一口浊气,然后起身向刘毅行礼道:“陛下,臣告退。”

    刘毅点点头道:“来人,送右相!”

    十分钟后。

    文成殿,御书房。

    “陛下,刑部尚书殿外求见!”杨广躬身来到御书房,恭声禀告道。

    听到来的人是刑部尚书,刘毅心中先是一惊,但脸上却没有任何情绪表露,依旧面色如常,淡淡吐出一个字道:“见!”

    “臣京飞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