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章 长安(第1/2页)  重生之秦燕风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沐弘在观星台无事可做,每天到长安城里闲逛,熟悉环境。

    早在公元前一千多年的西周,长安就被选为首都,那时称为镐京。接下来的秦朝、两汉、西晋以及东晋时期的赵国,都把长安作为都城。经过这么多朝代的经营,等到沐弘站在城里,他看到的是一个占地面积三十六平方公里,居民达五十万以上的国都,在总人口数量只有几千万的华夏大地上,是当之无愧的大都市。

    首先让他惊叹的是城市的道路建设。长安城有八条主干道,宽阔笔直,每条街的宽度都在五十米以上,相当于两条双向八车道并列。这些主干道都用两条排水沟将大道分为平行的三条道路,路边种植着行道树。中间的道路有二十米宽,两侧的道路相对狭窄。

    走在这样宽敞的大街上,沐弘只觉心旷神怡,心想不愧是长安,马路都这么气派。很快,他就发现问题:两侧的道路上人来车往,偶而出现拥堵,而中间宽阔的路面上却是一个人影都看不到。

    他看到有个老翁在行道树下歇脚,上前询问。

    老翁瞅了他一眼,问道:“小哥是外地人吧?”

    “是啊,才来没两天。”

    “天王打下燕国,长安城里的流民就多了起来。”老翁嘿嘿一笑,眯眼望着前方。

    沐弘等了一会儿,不见他回答,心里暗骂:“nnd,瞧不起外地人。”只能再行个礼,恳求道:“请老丈赐教。”

    “看你态度好,我就教你一招。”老翁说,“中间的道路名叫御道,专供天王行走,其他人等,不论贵贱,只能走两边的道。”

    “天王一个人要走那么宽的路?”沐弘惊叹,“况且他平时不常出来,好好的大路不能使用,岂不是浪费资源。”

    “你有种就上去走两步,校尉分分钟把你逮了去,送京兆尹府治罪。”

    “我不敢。”

    “长安是天王脚下,法令严谨,我看你年纪轻轻,眉目清秀,糊里糊涂就犯了法送了命,多不值当。快快出城,到流民安置地去吧。”老翁劝告。

    沐弘谢过老翁,继续闲逛。长安人优越感强,长安居住不容易,他要在这里生活,当个新长安人,还有很多东西要学。

    和邺城不同,长安的皇宫位于城南,占据了城市三分之二的面积。西南面的未央宫,又称紫宫,规模最大。殿宇巍峨,宫室密集,是天王办公居住的主要场所。未央宫东面是长乐宫,北面是桂宫和北宫。

    平民百姓的居住地分布在城北,划分为一百多个“里坊”,就是居民小区。两个最大的商业广场:东市和西市在西北角上。东市以商业贸易为主,是批发零售中心,西市则集中了各种手工业作坊。

    市场里商贾云集,货品丰盛。沐弘逛了两天,思量着把如何把邺城的成功经验运用到长安来,再创餐饮奇迹。想来想去,毫无头绪。当时他只是出钱动嘴皮子,具体实施都由路平和他的团队完成。如今他没钱没人手,背后也没有人支持,过去的成功难以复制。

    “不着急。”他安慰自己,“在邺城,开局是个奴隶,都能腰缠万贯,平步青云。到了长安,从小官做起,比当初强多了。慢慢来,等待时机。”

    傍晚回去,他到蛮夷邸绕了一圈,慕容皇族的居所外仍是重兵把守,不许闲人靠近。天王的旨意未出,这些人的命运尚不可知。

    沐弘走遍长安的大街小巷,足迹延伸到城外。因城里居住空间有限,大量的居民住在郊外。迁徙过来的慕容鲜卑也有一片专属居住区。他特地过去看了看,到处搭建着低矮的棚户,垃圾遍地,一副贫民窟的景象。

    那天他从城外回到观星台已是黄昏,阿宽看到他,忙叫他去见张孟。

    “太史令找不到大人,发了好几通脾气。”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