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章伯昌学佛(第1/2页)  蜀山灵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伯昌凝碧崖一呆就是五年,在这期间伯昌听白眉禅师讲解佛法,传授佛理。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佛法小白,逐渐成长为一个熟读佛经的居士,变化不可谓不大。

    白眉禅师也对伯昌可谓仁至义尽,在他对阿童传授佛法时从不会避讳伯昌,任伯昌在一边旁听。伯昌因此得了不少好处,甚至将白眉禅师的招牌法术大小旃檀神光学会了。

    大小旃檀神光在蜀山世界中只有白眉禅师何其门人会,由此可见白眉禅师在伯昌身上投注的精力有多大。

    伯昌虽然对佛法兴趣不大,可想到以后会用的到,便耐着性子开始学习。干什么事情就怕认真,哪怕再不喜欢也是如此。伯昌跟着白眉禅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早做早课,晚做晚课,把自己当做一个小沙弥。刚开始几个月,伯昌越做越烦,觉得自己是傻帽,脑子进水才会想要修行佛法。如此情况下,白眉禅师让他去cd城中散散心,看看人世沧桑。

    伯昌在cd中看到沿街乞讨的乞丐,看到花楼卖笑的风尘女子,看到鲜衣怒马的执绔子弟,看到呼奴使婢的高门仕女,人世间千姿百态尽皆展现在他的面前。伯昌在以前游历时,虽然见过不少人生百态,可从来没有这么近的直面过,心情自然不同。

    回到凝碧崖后,白眉禅师交给他一本《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让他通读百遍。此经又名《中印度那烂陀大道场经》,简称《楞严经》、《首楞严经》、《大佛顶经》、《大佛顶首楞严经》是一部极重要的大经,算是一部佛教修行大全。此经在包含了显宗、密宗、三论宗、法相宗,各方面重要的道理,被禅宗、净土宗、密宗和律宗当成必修经典。在修行的次弟上,则更是充实、圆满:举凡发心、解、行、证、悟,皆详尽剖析开示——从教令正发心起,经循循善诱的破惑、见真(明心见性)、依性起修(设坛结界、于实际上起正修行),并详细开示了一切凡圣境界(二十五圣圆通、三界七趣众生),令于圣境起企慕、而于凡外得知解,从而不受迷惑、不入岔道;又详述六十位修证(三渐次、干慧地、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等觉、妙觉)令行者于菩提道上知所趣向;最后更广开示五阴魔境,及其破除之法,俾于菩提道上能克服魔怨留难,所修圆满成就。

    这部经书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传说《大佛顶首楞严经》原来是藏在龙宫的。龙树菩萨在龙宫说法,见到龙族藏书中有这部经书,拜阅之下叹为观止,认为此书绝世稀有,便将全经默诵下来,想要以此经利益阎浮提众生。出龙宫后,便将此经诵出,记录下来,呈给国王,王室把它视为稀有之法宝,珍藏在国库中,并禁止传到外国。虽然此经尚未传到中土,但其威名早已为大家所知;曾有一位梵僧,见智者大师所立之三观,而告诉智者大师说与他们国中的楞严经之意旨相符合;于是智者大师便设了一个拜经台,西向拜经,但拜了十八年,终未得见楞严经(到现在,天台山的拜经台还在)。

    不管如何,伯昌静下心来开始学习《楞严经》,并且从中得到的还出不少。他下定决心开始时,就按《楞严经》所说步骤,按部就班一步接一步修行。第一步饮食得断五辛;然后严持清净戒律;其后永断淫心,不餐酒肉,以火净食,无啖生气……

    伯昌虽然觉得辛苦和麻烦,但作为修行中人,若连自己的欲望都不能把控,那还修什么仙,成什么道?更何况他也不是没有修行基础的凡人,虽说佛道不同,可基础是一样的。他在修行之后,一路高歌猛进,炼就了六识。到了此时,伯昌开始修行《未来星宿劫经》,将一身佛力注入显化的诸天法相,纯净一身法力。按《未来星宿劫经》中所述,从修行《未来星宿劫经》开始,前一个诸天法相修行完成,才能显现下一尊诸天法相。可伯昌不知道怎么回事,在修炼时二十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