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009章 开荒(第1/3页)  盛唐功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各位书友中秋节快乐,喜欢本书的大大给本书一点支持吧,新书期间各项数据都很重要。谢谢!

    ~~~~~~~~~~~~

    如今南诏国还算平静,远在长安的杨国忠并没有将姚州大都督府覆灭的事情上报,而年老昏聩的玄宗皇帝仍沉浸杨玉环的柔情蜜意中无法自拔。

    盛唐帝国并没有重视南诏这个小藩国,对于中枢的宰相和帝国的高官们来说南诏始终是癣庎之患,平定南诏反叛也就是小事一桩,只要大唐天军一到南诏国立时土崩瓦解。

    而南诏从云南王阁逻凤到文武群臣此刻的心情都是既忐忑又兴奋,他们一方面觉得扬眉吐气一方面又十分惧怕盛唐帝国的严厉报复是以龟缩国界之内静待大唐反应。

    天宝战争交战的双方都是超一流选手,不管是哪一方对于如今的董千理来说都是难以攻略的超级一ss。

    而董千理一伙的唯一优势就是此地的各方势力都还没有发现他们也不知道他的来历,这正是董千理的机会,一旦来年唐帝国想要挽回颜面大军征伐,势必会造成南诏国的动荡。

    届时鱼龙混杂,局势瞬息万变,任何情况都有可能。他这个穿越者出现了,这个蝴蝶效应是否会影响天宝战争的结果,董千理也没法保证。

    所以他必须要抓紧时间快速发展,只有这样他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是以董千理的脑中的弦时刻紧绷着,丝毫不敢放松。

    接下来的事情仍然很多,如今已经是六月底了,夏种还能赶得上,如今他们丁口众多,仅靠孟良家的存粮是支撑不了多久的,陶器虽然可以烧制,但是短时间内不能大量上市,所以开荒种粮成了如今的重中之重。

    早饭前董千理连同孟良张康等人围绕在一起开始商量开垦荒地的事情,孟良连同妻子之前在他们家附近开垦了二十多亩荒地,种了些麦c粟c稻等,所得仅仅足够温饱。

    通过孟良夫妇的介绍,董千理对此地有了一些了解。

    此地位于的乌蒙山脉的西北角,当地人把乌蒙山称之为乌峰山,属于羁縻州之一的协州管辖,董千理知道这里乃是后世镇雄县的地界。

    此地山林较多,海拔在大多数地方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少数河谷地区属北亚热带气候常年温度偏低,种植的作物多是一季作物,当年2一4月播种9一10月份收割。

    另外此地的气候水土条件较为适宜乃是少有的红壤,土地亩产量大多在两c三百斤,相较南诏其他地区也算是高产了。

    开荒地在如今的南诏来说相当容易,因为如今的南诏境内的汉人稀少大多集中在姚州区域,而更加广阔的地域中土著蛮族大都生活在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下。

    这里的土著们对于耕种向来十分消极,基本上是撒了种子之后就放任自流了,最终能收获多少就靠老天爷赏不赏饭了。

    是以吃过早饭之后,董千理安排昨日跟随他打下手的三个军汉连同小孟获一起继续练习烧陶,辛大带着四个军汉为窝棚制作床铺。剩下的七个军汉则由张康带领随同董千理和孟良策马出去勘查开荒地块。

    董千理他们跟随孟良在附近的山地转了一圈后,选定了一些平整的区域作为开荒的地块,然后吩咐随行的军汉制作标记,方便其他的军汉们来此垦荒。

    大致丈量了开荒地块的尺寸后,董千理估算了一下,大致在百亩左右。

    如今这个时节董千理同孟良商量后决定能够补种的也就是粟米和油菜了。油菜籽可以炼油,同时菜籽饼还可以喂马,另外也可以充当平时的菜蔬,而粟米则是主食。

    董千理之所以选了这么少,除了此地山地较多的限制因素外,还有一个他打算精耕细作。红壤土地的地力较高,再加上他懂得施肥,是以他能够做到少种多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