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30 章(第2/4页)  反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口,据险固守,所以敌我双方都要争夺。《经》上说:“对于争地,要迅速赶在敌军前面占领它”]。我军可以去,敌军可以来的地区,叫“jiāo地”[jiāo地的道路相jiāo错,平地上有数条路可以往来,jiāo通便利。《经》上说:“对于jiāo地,要固守其要道”]。敌我双方和其它诸侯国接壤的三角地区,先到就可以结jiāo诸侯并取得援助的,叫“衢地”[先到者可以结jiāo诸侯,得到它们的援助。《经》上说:“对于衢地,要小心谨慎地防守”]。深入道险难返的地区,背后又有许多城镇,这种地形叫“重地”[远离自己的城郭,深入敌境,士卒会心意专一地作战,所以称之为“重地”。《经》上说:“在重地,要不断地为士卒提供给养”]。山林、险阻、沼泽等道路难行的地区,叫“汜地”[《经》]

    上说:“到了汜地,要迅速穿过它”]。进入时的道路狭隘,退出时的道路迂远,敌人以少数兵力能击败我众多兵力的地区,叫“围地”[ 继续前进太险恶,返回归路又遥远,拖延久了会缺粮。所以敌军能以少胜多。《经》上说:

    “在围地,一定要堵塞隘口”]。迅速奋战则能生存,否则就会被消灭的地区,叫“死地”[前有高山,后有大水,前进不能,后退又有障碍,加上粮草缺乏,所以称之为“死地”。[ 在死地作战,趁士卒体力还好,要鼓舞士气,以便与敌人决一死战,可与敌人同归于尽。《经》上说:“在死地作战,要有必死的决心”]。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散地”不宜作战[因士卒顾恋家乡],在“轻地”不可停留[进入敌境不深,士气不高,不要轻易开战,首先要注意坚定士卒的斗志],遇“争地”不可强攻[ 进攻就要先得地利,如果敌人已先占领,就不要强攻] 。在“jiāo地”则各部要互相连接,防止被敌人切断[在“jiāo地”,敌我双方都可以进退,不能让各部失去联络],在“衡地”

    则应结jiāo邻国[ 求得邻国的援助],在“重地”则应夺取物质,就地补给[蓄积粮食,深入敌境,士卒意志坚决,可夺取财物],在“汜地”就要迅速通过[不可停止],在“围地”就要巧设奇谋[攻击敌军要用奇谋,这样可以避免灾难],在“死地”就要迅猛奋战,死中求生[要决一死战,在战前先要这样激励士卒:“愚莽又缺乏考虑,用兵不明智,因此才进入到了这危险之地,加重了军官们的忧虑,这都是我做将领的过错。今日生死存亡,在此一举。若不用力作战,我们就会抛尸野外,为虫兽所食,家中的妻子儿女也因此失去依靠。战斗打胜了,不仅自身荣耀,赏奖俸禄均可得到。诸位一定要努力向前!”]。

    地理形势又可分六种:有“通”、“挂”、“支”、“隘”、“险”、“远”等。凡是我可以去,敌人可以来的,叫做“通”[指都处在平原、丘陵地带,jiāo通便利]。处在“通”地,要抢先占据地势高而向阳的地方,并保持粮道畅通,这样与敌jiāo战就有利[ 宁可引诱敌人来就我,而不要我去就敌人。

    既已占据高地,就要分兵把守在返回的道路,不要让敌切断我军的粮道]。凡是易进难返的地方叫“挂”,在“挂形”地区,敌军如无防备,就要出击战胜它;如果敌人有防备,我出击不能取胜,又难以撤回,这就于我不利]。凡是我出击不利,敌出击也不利的地方,叫作“支”[“支”,是持久的意思,敌我双方都不便长久相持的地方] 。在“支形”地区,敌人虽然以利诱我, 也不要出击,最好是带领部队假装离去,诱敌出动一半时,我突然发起进攻,这样有利[对我军有利。如果敌军佯装背我而去,不要出兵,要等敌军引兵离开时,再攻击它,就可以取胜]。在称作“隘形”的这种狭窄的山谷地带,我若先敌占据,就要用重兵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