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网友上传章节 第十二卷 华夏天下 第二十二章 巨灵之叹(第2/3页)  汉献帝新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已经被某个不知名的学者发现,但此人少年好儒学,一生郁郁不得志,中年后在黄河军备任一个书记地闲职,虽然有机会接触到一些先进的兵工技术,可这并不代表他对这些杀人利器有多大兴趣。

    就像牛顿被苹果砸了脑袋后突发奇想,后来有感而发,终于沿着苹果为什么要往地上落的思路整理出了一大力学定律,这位学者在无意中整理一些金属线圈的时候,发现了现世无法解释的电磁现象。而刘协虽然从后世带来了足够的理论知识,但他毕竟文科出身,很多东西只能说说而已,至于具体地研发流程,只能寄希望于学者们地豁然顿悟。

    科学的发现,往往是在经历了无数次地失败后。惜乎这位学者只是把自己发现的问题留在了笔记中,并没有向其他人提及多少,直到数十年后,有人从他遗留的笔记中发现了这些内容,才开始了系统的研究。其实在人类整个文明史上,此类事例绝不罕见,那些光照千秋的大发明家大科学家,往往具有坚强的韧性,对自己研究的领域充满了锲而不舍精神,无论失败多少次,都不会轻言放弃。

    大汉的电气时代,从此注定和刘协这一代人无缘。

    那就只好改良信鸽和马匹了。目前的信鸽系统,可以保证信件在十天内任意通达大汉的任何地域,相对于快马来说,它拥有速度上的优势,但安全性和可靠程度要打个折扣。信鸽比起马匹来,对天气的要求更高。而且沿途猛禽地威胁也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有时候刘协甚至考虑过用鹰来替换信鸽,可惜后来发现要这种飞鸟达到驯良的程度难度过大,因此不得不暂时放弃。好在大汉此时基本上可说四海升平,因此对于信息传递的要求算不上迫在眉睫,因此刘协也没有再多用心。ysxiaoshuo小说 网

    转过头来。刘协重新把兴趣投向了军械。东海炮逐渐装备海军,使得大汉海军在世界各地畅行无阻,再没有一个国家敢在海上与大汉叫板,不过大汉的先进。并不仅仅体现在装备上,即使小规模剿除海盗,汉军地单兵作战能力也是让人引以为傲的。在这种没有对手的发展中,大汉到底能保持多久的先进,刘协对此深有忧虑。但世情如此,自己也没有必要扶植个什么对手来练兵,那样地做法更是无稽。常言道,骄兵必败,大汉军队这些年来向所披靡,军士间滋长些傲气是在所难免。如何将这种情绪降到最低,这也是刘协一直思考的问题。

    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像后世纵横天下的蒙古骑兵,在元末居然连江南向来积弱的农民义军都对付不了,清朝的八旗军最后腐化成了什么样子,更是让熟读史书的刘协记忆尤深。如何保持军队的旺盛斗志,这个问题刘协一直大为头疼,但战争都有打完的时候,只有和平稳定才有经济的大发展。大汉地百万军队如何在和平的环境下保证足够的战斗力,他一直没有考虑出好的解决办法。

    其实这个问题刘巍也已经考虑很久。目前大汉的军械技术已经远远将同盟诸国甩在身后,可毕竟列强绝对没有兴趣长久藏于大汉荫翼之下,迟早会有人跳出来挑战大汉对这个世界的拥有权,船坚炮利不代表大汉就能稳操胜券。

    那么,只有继续维持小规模战争,以保证军队不会持续腐化。除此之外刘巍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了。他数次向刘协征求意见,刘协都不置可否,只是说大权早已经交你手中。该怎么办你自己应该心中有数。

    既然刘协没有反对,刘巍自然也就放开了手脚来干,否则众多军火制造社吃什么去啊,不打仗,军士们也就没有了裂土封侯的机会,半生随军最后老死乡里。这种情形谁都不希望落在自己头上。

    于是好战分子刘逸就成了马前卒。经常借口各同盟国家内政问题发动一些小规模战争,只不过这些战争多师出有名。而且重在练兵,并不曾对战败国下什么重手。这种战争基本上都以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