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35 章(第2/4页)  黎原回忆录3099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但怎么也不能发起冲击。空军不断地用凝固汽油弹和1000磅的zhà弹进行攻击,好像也起不了多大作用。中国军队将深达2米以上的堑壕像网络似的布满阵地,在棱线的暗处隐藏着用于斜shè、侧shè的横洞式qiāng眼,在山背后布置了无数的避弹用的坑道,采用和血染岭、伤心岭一样的战法。于是该团打算以假冲击支援shè击和叫喊声诱使中国士兵从山上阵地出来予以阻击,以削弱其兵力。不久中国士兵就不受假冲击支援shè击和叫喊声欺骗。这期间曾利用这一点发起冲击,一度夺取了山顶,但立即因不惜投入兵力的反冲击,在增援到达之前又被击退下来。这样到10月12日也未能夺取272、346(345.6)、230(230.4)各高地。”中国军队“在10月12日(注:应为16日)夜里放弃了272高地,骑兵第八团将其占领”。以后美军又对346(345.6)230(230.4)高地进行多次攻击,特别是16日、17日进行了更猛烈的攻击,直到18日才占领。(注:这还远未到达驿谷川畔,仅占领我防御地区的部分前沿阵地和浅近纵深的阵地。)中国军队在“这样窄小的346(345.6)230(230.4)高地,实际经受住了16天的猛烈进攻”,“在这个小小的山丘上死守了16天之久,这可是名副其实的死守”。 该书提出“中国军队为什么如此顽强地固守?美军判断为不过是警戒阵地或迟滞阵地的驿谷川南岸阵地,这是一个让人不可思议的问题”,并引用美国公开史料说:“中国军队开始表现出对争夺土地的坚决xìng,改变了以前的机动防御战术。”但该书始终未能对“中国军队为什么只固守驿谷川南岸地区而在其他方向……没有进行大的抵抗”这一疑问,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该书作者虽是站在美军立场上论述作战过程,但所写内容大体上符合实际。书中所提出的疑问,从他们的立场出发,也是可以理解的。书中所指的驿谷川南岸,实际上是指朔宁东南至驿谷川东南,高作洞北侧至418高地南侧,约二三十平方公里的地区(争夺的重点以345.6高地为中心包括250、273、287.2等高地,不过三四平方公里)。我军负责防守这一地区的部队先后是第四十七军一三九师四一五团和一四○师四二○团(四一六团、四一七团、四一八团也参加了部分作战)。10月10日前是第一三九师四一五团防守,10日晚由一四○师四二○团接替防守。从10月3日敌正式发动进攻到10月18日结束,两个团各坚守了近8天时间。敌依仗其装备优势特别是在飞机、火pào和坦克上的优势,对我各阵地实施毁灭xìng轰击,平均日落弹二三万发,工事几乎全部被毁,阵地上的草木全被敌凝固汽油弹烧光,被zhà起的浮土达1米多深。敌步兵连续多日在其pào兵、航空兵的支援和坦克兵掩护下实行重兵多路的集团轮番攻击,尤其是10月6日、10日、13日、16日、17日,敌人集中兵力最多,攻击最为猛烈;并且还以火力假转移、迂回包围、夜间偷袭等多种手段,妄图给我造成更大的杀伤,夺占我阵地。我防守部队均坚决顽强抗击,灵活适时地机动兵力,积极周密地组织反击(反冲击),巧妙地运用火力,与敌反复冲杀,寸土必争,发扬死打硬拼、人在阵地在,就是剩一个人也要守住阵地的精神,顽强地守住了主要阵地。此役,我师在16天的防守作战中,共毙伤俘敌14694人,俘敌包括美骑兵第七团三连连长库特斯等4名军官。仅有278.2高地、218.4高地和272高地等部分连、排阵地在防守分队全部壮烈牺牲的情况下,被敌攻占;250高地防守分队的排长看到敌人居高临下向250高地进攻,误认为主阵地345.6高地失守而自动率战士撤离;345.6、230.4等高地防守分队则是奉命于18日3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