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74 章(第1/4页)  正义之剑-全球追捕、审判纳粹战犯史鉴3094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犹太人抓进集中营,首先将不具备劳动能力的犹太人通过dú气室迅速处死的“莱因哈特行动”。他参与、策划了波兰总督区内三大灭绝营贝乌泽茨、索比堡、特列勃林卡的建立;他参加、监督了奥斯维辛、玛伊达奈克、拉芬斯布吕克、布亨瓦尔特、毛特豪森。达豪、纳茨维勒等大型集中营增设灭绝设施的改建工程;他不顾匈牙利政府许多官员的激烈反对,强行把四五十万匈牙利犹太人押送到奥斯维辛等集中营加以杀害;1944年9 月,他冒着被胜利挺进的盟军抓获的风险,到荷兰督战,保证了最后一批犹太人按期被驱赶到灭绝营处决。为了贯彻落实元首的指令,艾希曼练就了一副铁石心肠:他不止一次地下令于掉还在母亲怀抱中吃nǎi的婴儿,他纵容非日耳曼部下蹂躏即将分娩的孕fù并杀死她们,他还不厌其烦地督促杀手们消灭白发苍苍、步履艰难的老人。面对尸体如山的屠场,他还是放心不过,命令刽子手仔细检查,及时补qiāng,不许放过一个活人。他还有权指导和安排集中营中的活人试验,他曾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医学试验指定研究项目和试验规模;也曾批准希尔特医生关于获得男女囚犯并杀害他们以取得人体骨骼标本的要求,一次就使正15名奥斯维辛的年轻男女囚犯被送往纳茨维勒集中营处死。艾希曼奋斗的结果是,万湖会议和“莱因哈特行动”的目标和规划大部分得以落实,最后解决的成果至少包括消灭了580 万犹太人,其中包括100 多万儿童;爱沙尼亚等一些国家的犹太居民几乎被杀绝。这是犹太民族有史以来最大的血仇。不少死里逃生的犹太人,后半生唯一的愿望就是除掉艾希曼,为亲人、为朋友,为了整个民族报仇血恨。但是,艾希曼也并非等闲之辈,战争刚刚结束,他摇身一变,装扮成一个伐木工人;1950年,在奥德萨组织的帮助下,他带着家人,通过B B 航线秘密抵达阿根廷,化名里卡多克莱门特,深居简出,很快消失在欧洲诸多追捕纳粹战犯的组织和个人的视线中。他依靠狡诈多变的手段和分布广泛的关系网,一次又一次逃脱了盟国和犹太复仇者的追捕。另一方面,新建国的以色列也一直不曾放松对他的监视和追踪。1951年9 月1 日,以色列全国xìng的情报安全机构建立起来它就是不久即以身手不凡的业绩遐尔的摩萨德。把在逃的纳粹战犯缉拿归案,是该组织当务之急的首要任务之一,并专门组建了负责追踪、缉拿纳粹战犯的301 特遣队,由父母惨遭党卫军杀害的波兰犹太人施米尔托莱达诺任队长,下辖450 名精兵强将。由摩萨德制定的10名最急需抓捕的战犯名单中,艾希曼的名字高居榜首,只是他的线索多年来不曾发现。首任局长伊萨哈雷尔每当下达任务时,往往是语重心长而又充满激情地嘱咐部下“犹太人不能永远做任人宰割的民族,六百万亡灵的鲜血不能白流,我们必须向纳粹屠夫讨还血债。”从此以后,301 特遣队成员矫健的身影,随时闪耀在四大洲,不放过任何一点可疑的线索,在全球范围内织下一张无形的正义巨网;只待纳粹战犯一露头,就随时冲向他们,把他们押上历史的审判席。

    功夫不负有心人,1957年秋末,猎手们终于发现了大刽子手艾希曼的蛛丝马迹,线索来自数千里之外的阿根廷。该线索的最初发现者是一位18岁的带有一半犹太血统的姑娘罗泽赫尔曼。罗泽姑娘住在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市郊的奥利沃斯区,是全区公认的貌似天仙的“皇后”。几乎所有未婚的小伙子,都把同她喜接连理视做自己最美好的愿望。为此,他们用尽了浑身解数:或是抬出百万富翁的父亲,或是炫耀自己有望去美国继承大笔房地产,或是亮出医科大学的硕士文凭,一个一文不名的建筑工人则表示了自己无比的真诚,他愿同姑娘浪迹天涯,愿做世界上最体贴妻子的模范丈夫。罗泽姑娘没有高傲地拒绝某一个追求者,但也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