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二十九章 转移(第1/4页)  宋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文明和野蛮之间唯一的区别便是在于文明具有理智而野蛮缺乏这一要素……所谓草原游牧文明和我们中原汉人所建立的农业文明本身说不上孰优孰劣,不过是地域等环境限制下各自发展起来不同的文明而已。但是从长远来看,像我们这样的农业文明可以通过种植农作物来养活更多的人口,商业、文化的发达也逐步体现在我们王朝的兴旺和强大上,这些最终会体现在我们在军事上的优势!草原文明因为其环境制约纵然可以强大一时,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我们必然会胜出最终替代草原文明立于苍天之下!”王静辉抚摸着长城慢慢地对身后的赵熙说道。

    这几年来王静辉大多数时间不是待在汴都开封,每年只有在春节的时候才会在汴都待上两三个月。不过尽管王静辉在开封的时间并不多,但是皇子赵熙却是和他一直都在一起的。而皇子赵熙恐怕也是除太祖太宗皇帝之外,能够在大宋各地游历最多的皇子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有过这份经历的赵熙将会在数年之后继承现在皇帝赵顼的帝位来执掌这个庞大的东方帝国。

    尽管王静辉在后世生活的时候,小的时候都是在家族中长大,最远也不会超过一个省,直到长大成人后才会有机会在外地生活,不过他知道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如果一生连首都的城门都没有迈出过,那对这个国家来说将会是一个巨大的遗憾。闭门造车永远成就不了一个伟大的帝王,而他在后世史书上读到的所谓清朝皇帝六下江南实际上更多的是为了游玩。在这点上和隋炀帝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唯一不同的是隋炀帝已经为他们修好大运河,使得他们出门更加方便一些而已。

    王静辉在心中不奢望能够在自己的影响下为赵宋王朝建立不拔之基的万世王朝,这种把整个国家的前途都压在一个人身上的做法本身就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悲哀。这样做,如果遇到一个所谓的明君可以使天下百姓幸运地渡过数年甚至数十年,但是下一个皇帝乃至以后的皇帝中会不会出现隋炀帝的翻版,这谁也说不好。不过可以肯定的说这个王朝几百年下来也就算是长寿王朝罢了,迟早有一天会突然由盛转衰,落后于这个时代甚至被别的民族踩在脚下,被奴役。

    尽管王静辉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去做才能够让中国避免这个悲剧的发生,但是显然在这个太平盛世之下搞什么革命是绝对不合时宜的,况且这个时代也是不会允许他这么做,他也不会有几个追随者。他现在唯一能够做到的便是一方面努力改善这个国家的生存环境,另外一方面趁着自己现在有着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思想启蒙工作。

    太子赵熙现在已经十二岁了,身体健康,可以说在王静辉的照顾下,赵熙完全脱离了传统的王朝继承人的培养程序。赵熙在受到最好的教育同时,还会有着非常广泛的运动,加上王静辉这个可能是这个时代医术最好的医生在身边,现在的赵熙身体健康程度好的让人非常乐观,至少比他的爷爷和父亲当年要好的多。当然王静辉关心的也不仅仅是赵熙一个人,皇帝赵顼的儿女们都有着特殊的“课程”——每天他们都会有固定的时间来锻炼身体。

    王静辉在他所辖下的书院中强制推广了体育运动,包括蹴跼、射箭、武术、骑术等活动项目。好在他没有把后世的长跑、跳远等运动项目拿出来,否则以这个时代人们的接受水平来说,他将会迎来史无前例的惨败。说是强制推广,其实在自己的书院中这些运动项目并没有遭到学生和书院先生的抵制。毕竟“文武双全”在这些读书士子的心目中还是非常向往的。这些读书读得脑袋发热的青年人需要一些活动来发泄,而王静辉也给他们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在大宋各个书院中还从来没有像王静辉所办的书院那样,有大片的空间成为马场、弓箭场、蹴跼场和演武场。这在以地价昂贵为著称的大宋来说是极为奢侈的,尤其是坐落在汴都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