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济远”级穹甲巡洋舰(第1/12页)  光绪中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其中会谈到吉野舰的传言,我的书中有错误,会找时间修改的

    发布  扭曲的利刃――“济远”级穹甲巡洋舰

    发布  从穹甲巡洋舰说起

    发布  19世纪中叶以后,世界海军发展进入巨舰大炮时代,喷薄着煤烟、挟工业文明之势纵横海上的铁甲舰,是那个黄金岁月里的四海霸主然而,在铁甲舰之外,当时的海军中还有另外一种不容忽视的军舰

    发布  自风帆战舰时代的单层炮甲板军舰一路发展而来,此时的巡洋舰也已在海上崭露头角,因为有着铁甲舰无法与之相比拟的高航速,中国史料上又习惯形象地称这种军舰为快船相对铁甲舰,早期巡洋舰还拥有许多独特之处:火炮武备方面,不追求大口径,而讲究以数量取胜,所谓以数量换口径;虽然吨位一般较小,但煤舱往往设计得很大,从而拥有突出的续航力这类军舰能适用于保交、破交、周莅属部、保护海外殖民地等多种用途,堪称多面手此外,通常还被配属在铁甲舰队内,或负责警戒、侦查、充当舰队轻骑兵;或发挥高航速的先天特长,担起冲锋陷阵的重任,扮演飞毛腿的角色,起着伴随、辅佐铁甲舰作战的作用,成为铁甲舰队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构成

    发布  近代中国开始建设西式海军后,就定下目标要组建龙旗飘扬的铁甲舰队但是,一方面因经费短绌;一方面也出于对巡洋舰特性的了解,以及对当时海军技术的逐渐熟悉,早在购买铁甲舰之前,北洋大臣李鸿章就经海关总税务司赫德之手,在英国订造了2艘当时世界最现代化的巡洋舰――“超勇”、“扬威”购舰的目的非常明确,短时期内可以利用这2艘新锐军舰初步构建海上力量、担负起海防重任、阻吓眼前的敌对势力;远期目标上,巡洋舰也是为了将来购买铁甲舰、组建称雄亚洲的铁甲舰队奠定基础,同时还有一定的人才养成、技术储备等方面的考虑

    发布  近代最初的巡洋舰,中国称巡海快船,仍留有很多风帆时代的印记,例如火炮大都采用的是船旁列炮布置法,即将一门门火炮排列在军舰的两舷,通过炮门向外射击,属于探索阶段的产物,中国福建船政建造的“扬武”号二等巡洋舰(依据当时的军舰分类标准,凡巡洋舰拥有两层炮甲板的称为头等;只有主甲板一层列炮的称二等)即是此类后随着火炮、舰船技术的不断发展,诞生了以“超勇”级为代表的新式巡洋舰,新型军舰的重要特征就是主炮分置在军舰首尾,这一变革对后世的军舰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该时期的巡洋舰,大都没有装甲防御,基本都属于无防护巡洋舰,战场生存力不高有鉴于此,英国于1876年建造了平甲巡洋舰“库莫斯”s),在尽量不增加军舰重量、保证航速的前提下,巡洋舰要害部位的顶部覆盖了一段装甲的平甲板,用以防御由上方射入的炮弹,而装甲甲板下方的两舷布置煤舱,利用煤堆在侧面提供一定防护“超勇”级军舰上即应时采用了类似的设计,但是这种防御方法并不理想,一切还在探索中这种缺乏有效防护的军舰,显然不是北洋大臣心里想要的,在“超勇”、“扬威”回国后不久,李鸿章就认为这种军舰有名无实,“恐不足恃”,言下之意是并不满足,想获取更精良的军舰尽管在“超勇”级军舰回国的那个时代,这已是最优良的巡洋舰

    发布  英国著名的舰船设计师伦道尔设计出开山之祖般的“超勇”级巡洋舰后,也不满足,绞尽脑汁想做出改良1881年,中国海关驻伦敦办事处主任金登干,从伦道尔那里获得了一种全新的巡洋舰设计方案,这种被称为“完善型巡洋舰”的军舰,由“超勇”级军舰改良而来,排水量2902吨、舰长260英尺、宽41英尺、吃水18.5英尺,主机功率5000马力,使这型军舰铭刻在世界舰船发展史上的是她的防护方式,这是一型特殊的穹甲巡洋舰(armou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