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49 章(第2/3页)  驼峰航线1791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7在执行最后一班汀江至昆明航班中,还是坠毁在没有日机拦截的驼峰航线上。

    威廉.兰霍恩.邦德和中航新任总经理刘敬宜先生把中航总部迁到了上海,不打仗了,两位公司高层人士一门心思地想尽办法怎样把公司做大,估计此时谁都没有料到,四年后,就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两航"起义。 一家本是完全按照商业模式运营的航空公司,在战争年代,改变它的xìng质,成为准军事化运输部门,在三年多的时间里,不仅开辟了驼峰航线,还在严重缺少飞机、缺少飞行人员的情况下,担当起应该是军事运输本部之任务,飞机和人员损失大半,克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飞越"驼峰",在三年多时间,把中国在抗日战争中最急需的物资,源源不断地运进国内。

    日本人占领密之那后,以为彻底地切断了中国对外联络通道,中国必将随之屈服。

    但他们没有想到,靠着大无畏的英雄主义气概,我们的飞行英雄-中国航空公司、

    282盟军印中联队-所有进出中国、途经喜马拉雅、横断大山的人们,在冰山雪峰之间,在人类无法飞越的地带,闯出一条通道,开辟了驼峰航线!

    中美两国从没有像在这场战争中这样,紧密相连,并肩作战。

    航空救国!

    孙中山先生的预见没有错,从1942年中航开辟驼峰航线,在短短的三年半时间里,中国航空公司、美国陆军航空兵印中联队,在几乎是不可能完成任务的情况下,先后投入飞机2700余架,参加人数84600余人,运送各类物资80万吨,运送战斗人员33477人次。

    现代战争的持续xìng是靠后勤补给能力所决定,在战争状态下,一个国家、一个政府,只要失去了补给能力,等待它的,注定是彻底的失败!

    二战中,英国首相丘吉尔先生曾有一次著名讲演,丘吉尔先生热烈赞美了英国皇家飞行员,首相声情并茂地告诉他的听众:

    在人类战争史上,还从没有像现在这样,那么多的人的生存,要依赖那么少的人…如果可以引用英国首相的话,完全可以这样改写:在战争年代,中航、印中联队,就是这些人,和他们那些陈旧飞机,使四万万中国人民,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坚持到了最后!

    中国没有败,中国人民没有被打垮,靠的就是驼峰航线!

    航空、空运、飞机,拯救了中国!

    最后一次飞越"驼峰"后,威廉.H.滕纳将军打点行装即将回国,面对注定今后在梦中才会出现的雪山峡谷、残破铝片、累累白骨,他有过这样的感慨:"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两个同盟国家间飞行,它的飞机损失率竟会超过对德国轰zhà,这,就是驼峰航线!"将军的话没错,的确,这,就是驼峰航线! 全文完 第一稿:2004年11月-2005年6月 终 稿: 2005年7月13日

    ------------

    后 记

    ------------

    并非我一人的《驼峰航线》工作的xìng质可以不坐班,但领导要求随叫随到,于是每次出行都像火箭发shè一样,每每找到一条线索,一等到拿到当月薪水,碰在赶到周末,买张机票就走,然后再匆匆返回。

    这一"来去匆匆",就是整六年。

    采访中,年纪最小的老人都是八十出头。人老了,记忆力也不是很好,往往是,刚从这个城市回来,一个电话过来:孩子,我想起来了,某某某还住在这里…于是,常常,一个城市无数次地去,算算下来,北京我前前后后去了不下二十次,还有上海、南京、广州、昆明、兰州…使我最后能坚持下来的,除了一闭上眼睛是那茫茫的冰川、雪峰,还有那一双双默默在身后注视着的眼睛-无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