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47 章(第1/5页)  驼峰航线1791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很多老人当年都看到过这个东西。

    飞行员们一律称之为"血幅",被击落还是迫降野外的飞行员们,都是靠着它,而得到当地乡民救助。

    设计、制作"血幅"的航委会官员们也许忽略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当飞行员们在荒郊野外、穷乡僻壤时,中国飞行员(大部分是中美混合团飞行员)还可以,起码能说中国话,但蓝眼睛、高鼻子的"洋人"就不行了。

    说不来中国话,就把背后的"血幅"扭来转去地给人看,可大山深处之人家,哪有几个认字的人啊,别说不认字,有的连外面是什么政府统治都不知道,就更别说那个什么"青天白日"旗了。

    1944年6月5日,第二十航空队从成都起飞轰zhà日本八幡钢铁基地,返航途中93826号迷航飞至甘肃省西固县铁坝乡时,十一名机组人员跳伞,结果落到地面后遭到当地山民袭击,双方展开激战。这一次手qiāng没有打过鸟铳火qiāng,一阵对shè后,已经平安着陆的空勤人员全部被打死。(注一)和甘肃相比,第二十航空队、第十四航空队在四川、云南上空跳伞或迫降后的遭遇要好得多,毕竟这里的多数百姓都知道洋人是来帮助自己打日本人来的。每每机组遇险后,几乎都能得到相应救助。

    但一不留神,摔坏的飞机就有零部件被偷,至于摔在大山深处的,乡民们上山只有一个目的-拆飞机零件,回家打制容器等器皿。

    李肖伟:"那些当年用B-29等其他飞机▲ 身份铭牌(狗牌)。

    部件制成的家庭用具,我没少见。什么用氧气发生器做的猪食槽、降落伞带制成的婴儿背带、扰流片做的砍刀…老乡们迄今仍在使用。"时光已经流逝六十年,那些东西依旧是不破损、烧不烂、不生锈。

    再说"狗牌"。

    狗脖子上吊的项圈。全金属,上面刻着姓名和号码,美军陆海空三军,从将军到士兵,每个人一个独立号,绝不相同,犹如我们今天所用的身份证。

    有个电影印象挺深刻的,《拯救大兵瑞恩》中,约翰.米勒中尉在长桌上拿起一堆"哗哗"响的牌子,想看看他要寻找的人是否在其中…在美国,只有狗的脖子上要套上这样的牌子,于是,大兵们戏称为"狗牌"。"二战"、"韩战"、"越战"、"海湾战争"…经过历次战争的美国人至今在发生过战争的土地上不遗余力搜寻他们儿女的遗骸,还有就是找这个"狗牌"。

    ------------

    生死天地间(1)

    ------------

    在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后,从1944年中起,中国航空公司、印中联队经驼峰航线运送到中国物资单月总量已经达到15000吨以上,这个数字,已经远远把早就中断的滇缅公路月输送量甩在了后面。

    源源不断的军需补充到前线,国军空、地两军对已经处于劣势的日本人展开了更加猛烈的激战。

    日本人有那股劲头,眼看不行了,也是垂死挣扎。

    眼瞅着离胜利那一天越来越近,空中、地面的,战争演绎得更加残酷,毫不亚于开战之初。

    空中、地面,战争把人类的所有爱和恨、悲和喜,演绎得更加残酷。

    前方、后方,处处充满欢笑、泪水。

    1944年8月18日,急于打通平汉路的日军从郑州向南推进。在印度卡拉奇训练、经驼峰航线回国、又刚刚补充完从"驼峰"空运过来的qiāng弹的中美混合团三大队三十二中队奉令悉数出动,阻击南下的日本人。

    在河南许昌上空,队员们发现地面有大量日军辎重,队长一声令下,全体队员立刻反复对地扫shè、投弹。

    地面日本人顽强抵抗,把轻重武器集中起来对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