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41 章(第1/5页)  驼峰航线1791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你讲,但你必须实事求是,别乱写。我们这些人,既不需要你拔高也不希望你夸张,该怎么回事就是怎么回事。"从华西坝子华西大学进入中国航空公司李宏揆,是在1944年8月被招录到中航的,比同期中航从昆明西南联大录用那批要晚一个多月。

    老人说,他们进入中国航空公司时,属于是"驼峰"空运的后期。

    从考试、训练到最后上机,大家伙都差不多。还没到正式上机时,还在实习期间,就有人摔了,一开始还觉得挺害怕的,后来慢慢就知道了,"驼峰"上更危险。

    我还是那样问老人,遇到过多少次危险?碰上过日本人的"零式机"吗?

    老人告诉我,初进中航时,由于普遍安装"敌我识别器",遭遇日本人飞机拦截几率大为降低,后期这个阶段,发生事故主要原因还是天气。

    我说,你们飞的时候,日本人不是在密之那机场撤退了吗,可以从那里走啊,不就容易多了吗!

    老人白了我一眼:"你以为是那么简单啊。有机场,不见得就能起降飞机。为什么,因为那里只是个空地而已。什么设施都没有,既不能加油又不能上水,地面没有任何保障,那里依旧还是个大场院而已。所以,密之那都回到盟军手里几个月了,我们还是飞老路。再说,走哪里都要过'驼峰',喜马拉雅尾巴不走了,也得走横断山脉,海拔都在四五千米,照样难飞…"漆黑的夜,一团巨大的云块拦腰挡住了去路。云中,不时有暗红色的光闪现,在光亮的末端,变成了淡白色,这是闪电。一块巨大的积雨云就在眼前,无路可走、无路可退的C-47别无选择,它一头扎进这块雨云中。

    "'驼峰'上没有受天气限制的时候!现代的民航航班,见了积雨云远远地绕开,我们那时不行,也没地方绕。使劲往高爬,重载、上不去,空机,也许能上去,但油耗大、又结冰,飞机最怕的就是空中结冰,气动外形一变,就是个摔!又不敢偏,两边都是险峰,偏一点儿就撞上了,惟一能做的,就是前面有什么都得往里钻。时间长了,有经验了,就知道一些。这积雨云啊,也分几种,入云之前,如果看它是中间像开锅那样往上翻,那它周围的边上肯定是往下压,这种危险是在入云之际,一旦进去

    后就是往上托,你就随着气流走吧,弄哪儿算哪儿,不是有很多在西藏高原接近珠穆朗玛那一带掉下去的吗,估计就是这么给弄过去的。反过来,如果是你看见积雨云的中间是往下压,这是最可怕的,一旦进去后,气流使劲地把你往下压,本身海拔就高,也许只是稍微压一点儿,咔嚓,就砸下去了。"老人说。

    不过这次是黑天,还没来得及仔细观察,C-47入了云。

    根本判断不出云是"里翻"和"外压",能感觉到的是运气肯定不如前几次那样好!

    非常不妙。

    ------------

    与一个老人的通信-硬汉邓重煌(5)

    ------------

    就在C-47入云那一刻-在强雷暴干扰下,罗盘、无线电定位仪全都失灵了。

    气流上下翻腾,闪电阵阵,雷声滚滚。风挡玻璃上没有水珠,雨没下-外面全是一个个响声震天的zhà雷!

    不知道什么位置、不知道这是何方,C-47犹如大海上遭遇风暴的一叶无助随风飘dàng的孤舟。

    闪电!

    大自然制造出的正负电子荷,强烈、连续不断bào发出的放电,释放出强烈的电弧光,打到舷窗上,打到机身蒙皮上,再放出幽暗的光亮。

    中航、印中联队-凡是穿越驼峰航线超过五次的飞行员,都遇到过这种放电现象。印中联队飞行工程师牛兰克.可瓦说他的飞机在雷暴雨中,闪电贯穿飞机,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