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8 章(第3/4页)  浴血罗霄 713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等后续部队。

    红军虽然打退了敌人的追击,但原来的伤兵不仅没有完全弄走,还增加了新的伤兵。黄晔春他们商量了一下,决定采用三个办法来解决,第一,命令guó mín dǎng的俘虏抬;第二,动员自己的同志抬;第三,再派宣传员到前面沿途请民夫。

    这三个办法,头一个是最好的而且是马上就实现了。第二个虽然可以马上实现,但有很大顾虑,因为他们担心敌人追来,没有人打仗。但他们反过来想了一下,觉得这样虽然减少了战斗员,但比伤病员chā在队伍里慢慢走好些。第三个办法,只是可能,但时间来不及。他们立即实行第一、二个办法,大部分伤病兵就弄走了。可是,路上又出了新问题:抬伤兵的战士是经过长途行军和恶战的,早已精疲力尽,加上抬伤兵又还要带qiāng,他们走了不久,就开始落后了。落伍的担架越来越多,队伍越走越慢。

    这样下去太危险了,黄晔春忽然记起郭楚松同他讲的一个故事:一九二九年二月,红四军在大柏地反击追敌刘士毅。他那个营伤兵有四十多个,除能走和能骑马的以外,还有十八九个要抬,那里的老百姓被敌人欺骗,都走了,只好动员战士抬。战士自己有qiāng,受伤同志的qiāng没有人背,同时还缴了敌人百多支qiāng,这么多qiāng一概得带走。因此,许多人背两支,抬担架的也背一支。因此走得很慢,走大半天,掉队二十里,后卫营被他们捆住了手脚,不仅不能及时到宿营地,还要随时准备和新来追击的敌人作战。晚上,郭楚松要求上级接收他们多余的qiāng,回答是各部队qiāng都多,辎重队也缺运输工具。郭楚松左思右想,没有办法,第二天清早集合出发,他命令部队留下qiāng机,把多余的不好的qiāng,全部破坏甩掉。部队这天按时出发,按时到宿营地,后卫营对他们也没有意见了。黄晔春想到这里,觉得只有学郭楚松的办法。于是站在道旁叫道:“同志们,有双qiāng的把一支qiāng的qiāng机下下来,把qiāng身砸掉!”

    “砸了?”

    “是,砸了好抬伤兵。”

    有人说:“qiāng还是不砸好,是我们拼命抢来的呀。”

    “不要紧,有人就有qiāng。”

    “对!”许多人都同声说,“有人就有qiāng!”

    还有人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砸吧!砸吧!”

    黄晔春首先把自己背的两支qiāng放在地上,拣了一支较旧的,取下qiāng机,装在口袋里,就把qiāng高高举起,用力向石头上猛砸几下,qiāng身砸弯了,qiāng托也断了,向路旁一甩。于是好多人都和他一样,把多余的qiāng都砸得破破烂烂,乱甩在路旁。这办法真灵,不仅真正减轻了大家的体力负担,而且使大家精神兴奋起来,他们迅速地把伤兵抬走,快步往前赶。

    半下午了,大家的气力又消耗得差不多了,掉队的又多起来。黄晔春看到许多担架摆在道旁,抬的人头上一颗颗的大汗珠。有些担架走不了几步,又停下了。他正在没有多大办法的时候,忽然看到前面有个人提起小洋铁桶、喘着气、满头是汗,好象是个老头,快步跑来。他后面有八九个老百姓,他一看清是陈廉,老远就喊道:“小陈。”

    陈廉往前几步说:“来了八九个老表。”

    黄晔春和他谈了几句,叫他休息一下,他不但没有休息,并说要再回头去请抬担架民夫。陈廉走了,黄晔春就和老百姓攀谈,他知道这一带在三四年前红军打长沙的时候建立过临时革命政府,就不多讲道理,只请他们帮助抬担架,并说要给辛苦钱。老百姓都没有二话。可是,还不能把所有落伍的担架通通抬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