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章 品秩(第2/3页)  混在大明当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些明白了其中的缘由了。

    “为了避免衙门和各地方行政划分单位搞混淆,朕决定将浙江、江西等十三处承宣布政使司改为行省,各行省承宣布政使、提刑按察使、以及都指挥使都降为正三品职事官;各府知府、同知等职事官保持不变;各县县令、县丞升为正五品、从五品职事官;直隶州知州职事官品秩与各府知府相同,各散州知州职事官品级与各县县令相同。”

    郑德将最后自己想说的说了出来。

    对于将各承宣布政使司改设为行省,在场诸位大臣虽然有些惊讶,却也没有觉得有什么。毕竟这种称呼各等处承宣布政使司为行省的事情,其实已经成为了习惯的称谓,现在只是将官方的称呼改过来而已。

    而对于皇上将县令、县丞这种正七品芝麻小官直接提升为正五品职事官的举动,就让在场的诸位大臣有些看不懂了,皇上这是想干嘛?

    “陛下将县令提升为朝中正五品职事官,是否有些不妥?”内阁首辅李东阳迟疑道。

    郑德望着他反问了一句,“布政使管理一省之地为正二品职事官,布政使之下的知府管理一府之地为正四品职事官,而知府之下的县令管理一县之地却只是正七品的芝麻小官,难道爱卿以为这样就妥当了吗?”

    李东阳顿时也没什么话好说的,尽管皇帝的这个理由不免牵强了些。可从皇帝口中说出来的,即使再牵强的理由也是理由啊。

    “若是一人能够管好一县之地,自然应该升为知府管好一域之地;若是一人能够管好一府之地,自然应该身为布政使主政一方;若是一人能够真正的治理一方,自然应该入朝主政为朕为天下百姓分忧解劳。”

    此话一出,在场的诸位大臣是彻底的哑口无言了。显然也明白了皇上这样做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一个上升的台阶,好让底层那些优秀的官员能够一步一个脚印爬上来。

    “陛下,若是正七品官员暂代正五品职事官,这也实在太过于牵强难以服众啊。”吏部尚书韩文最后说了一句。

    正五品暂代正四品虽然听起来别扭,可也没大问题,估计过不了多久就可以将官衔升上去了。可正七品暂代正五品职事官这差距实在有点大,而且全大明一千多个县,这人数也实在太多了一点。而且外放为官也不是真的那么好升迁的,有的甚至在县令一职上干个十几二十年的也不在少数。

    “那就从发布这条诏令起,所有的县令、县丞毕竟是正五品、从五品官衔担任,至于正德元年之前担任县令、县丞者可以以正七品、继续履职。”

    说完之后,郑德本还想说些什么,不过见在场的诸位大臣都是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情,显然还在对自己所说的这些事情进行消化呢,便打消了继续说下去的打算。

    “詹事府、光禄、太仆、太常、鸿胪裁撤之后,所有官员的安排问题就交由韩爱卿来处理了。”

    迎着皇帝的目光,韩文站起来拱手道,“臣遵旨。”

    郑德点了点头,扫了众人一眼,“那我们现在讨论一下大理寺六庭廷尉以及副廷尉的人员安排吧,朕决定调南京礼部尚书李杰入朝担任大理寺少卿,起复原六部侍郎王华、刘机、刘玑、叶贽、顾佐、何鉴等六人担任大理寺六庭廷尉一职,诸卿觉得如何?”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难怪皇上之前将朝中一批老臣留任之后却又没有给与具体的职务,朝中文武百官之前还疑惑不解,以为皇上害怕离开的老臣太多,才故意留下一批老臣却又不想给与具体职务,原来目的在此啊。

    又一想到皇上为了此事肯定谋划了一两个月了,心里更是一惊,倒没有这位少年天子竟然能够这么耐的住性子。

    因为这批老臣在朝中声名不错,所以这事儿倒也没有人站出来反对,这件事算是最顺利通过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