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5章 万里江山开新颜 九(第2/3页)  1875我来自未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又开始隔窗凝望院中的石榴树了,只是这一次他不是站在书房中,而是在书房偏厢的小厅中,此时将近七月,石榴花已经全谢了,青涩的小石榴在枝头上充满朝气的冒了出来。

    “早帆要我去北京帮他组建全国政协,你们怎么看。”李鸿章问道。

    周馥作为头号幕僚,负责李鸿章的所有文牍,开口道:“姚早帆的土地政策得罪天下士绅,大人若去为他说项,必遭天下士绅痛恨,不如暂且待在天津,静观其变。如今姚早帆和英国人撕破了脸,一旦英国人出兵,姚早帆败北,必然天下大乱。他起事不久,毫无根基,一旦受挫,其阵营恐怕要人心思变。”

    原本历史上1876年在湖北陪同英国人勘探铁矿的盛宣怀,此刻却在天津幕府,他泰然自若道:“姚早帆不是一般人,他敢惹英国人,自然是打定了主意,要从英国手里割块肉下来。我虽不知他底气何来,但观此人文章,其逻辑缜密,心思深沉,读其诗词,豪气干云,胸括宇内,实乃三百年一出之人杰。”

    李鸿章道:“这么说,杏荪是赞成我去北京的?”

    “学生以为,晚去不如早去。说句不好听的,大人现在空居总督府却手无一兵一卒,姚早帆借重的无非是大人的名望和治国才干。我看姚早帆此人并不大看中名望,不然也不会得罪了天下有权有势的士绅也毫不在乎,而且北京遍地是官,姚早帆的刀悬在他们头顶上,他要拉拢哪个都很容易,可他却偏偏看重大人,可见其所求的还是大人治国理政的才干。

    大人若有归意,可回合肥隐居,我估计以姚早帆的胸襟抱负,虽会挽留但绝不会阻拦。若是大人想要再展宏图,则必须融入姚梵的体系。

    姚早帆现在得了华北,大搞土改收拢民心,士卒骁勇清廉前所未见,囊括天下只是时间早晚,他的土改政策虽然在士绅中臭不可闻,但正如他书中所言,枪杆子里出政权,这话精辟,吾不能驳。”

    周馥严肃道:“那他将来去了常州,你老家的田地,难道也愿意白白交出?”

    “天下大势如此,若果真到了那一步,我盛家也只好随波逐流,难道要螳臂挡车不成?姚早帆在书里说得明白,要打破封建王权建立共和,必须改变旧的土地所有制,破除中华文明兴衰的历史周期律。

    我读他此言,苦思冥想三天三夜不能驳之。既然如此,我哪里有唱反调的资格,他说希望天下开明士绅从此大办工商,说工商乃是强国之本,土地匀配给天下穷人,乃是共和国永驻万年的基本国策,吾深信其也!我盛家愿意如他姚早帆所言,转型为企业家,为强国而办工厂,举商贸。”

    李鸿章看了一眼说出自己心里话的盛宣怀,心中佩服,其实李鸿章也是这样想的。

    “我去北京,诸位可愿意随我前往?”

    “在下盛宣怀愿意追随。”

    “学生薛福成愿意追随。”

    “周馥愿意。”

    ……………………

    华北地区的土改进行的如火如荼,姚梵秉承的原则是,凡愿意执行开明士绅政策的一律立刻予以分散田地,把大家族一律分成一户户小家庭单位,保留原家主的房产和财产,但不许其进入农会担任任何职务。凡是顽抗的,那么就请品尝军管下血淋淋的复仇式土改。

    姚梵的扩军基本没有选取旧的绿营,而是依靠土改后的农民,这些士兵的向心力最强。对整编淮军,姚梵也是采用完全打散了分配在各个部队的方式,完全没有保留原有建制。三十万大军在华北大地上日夜操练,各部队深推“郭兴福教学法”,官教兵,兵教兵,兵教官,之间频繁的大比武,让战士们迅速的成长起来。

    淄博铸币厂传来好消息,由于吃透了铸币生产工艺,现在铸币厂按照每小时6000枚银币的铸币速度,每天生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