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5章 布局绥远(第2/3页)  超级军功系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而这也让王越想到了33年将要发生的一些事情,于是王越突然想到,应该到归绥这边埋下一颗棋子。

    说实话,目前先遣军的发展已经遇到了瓶颈,虽然先遣军壮大的速度依然很快,但是和小鬼子差距实在太远,至少短期内,还没有竖起抗ri大旗,和小鬼子正面较量的实力。

    这么一来就注定了先遣军,在未来一两年内都只能是暗中发展,埋头苦干,在伊俪市难有大动作,顶多也就是小打小闹,扮成土匪和小鬼子打打游击,给小鬼子找点小麻烦,仅此而已。

    所以王越和先遣军就必须跳出伊俪市,跳出小鬼子的地盘,寻找并且开辟出一个新的战场,而傅宜生的绥远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理由有很多。

    第一,王越最看重的是傅将军这个人,傅将军作为gmd中坚决的抗ri派,对于小鬼子有着一颗坚决战斗的心,这点非常重要,不论是和蒙古伪军,还是和小鬼子,从33年便会开始开战,并且持续至抗战胜利。

    第二,绥远的地理位置非常关键,尤其是王越首选的呼和特浩市吴川县,吴川县就位于阴山北麓,著名的大青山就坐落在武川县境内。

    或许大家对于武川县没什么印象,但是熟知抗战历史的人,一定知道大青山的存在,因为在本源世界历史中,38年左右,gcd在大青山开辟了著名的大青山根据地,是晋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王越若是能够在武川县名正言顺的驻扎一支军队,那么暗中就可以大力发展先遣军,将先遣军藏于大青山之中。这就是一支奇兵。

    33年,蒙古王公德王和云王。便会在小鬼子的支持下,召开蒙古王公会议,最后向华夏政府要求自治,虽然直到34年4月,华夏政府才正式批准,而蒙古自治政府就与吴川县相邻不远,通过四子王旗便可发生交火,也就是说很快这里就会是一个前沿战场。但是主力军却并不是小鬼子,而蒙古伪军为主,是非常适合练兵的所在。

    说地理位置重要还有一个重要方面的原因,呼和特浩、吴川县、包头市,这里靠着蒙古国边境,众所周知,蒙古国以前是华夏的附属国。而现在是苏俄的附属国,苏俄在蒙古国内驻扎着大量的军队。

    这对于王越来说,若是能够打通罗德烈那位苏俄红二代的关系,跟苏俄军方建立起一定的合作关系,那么便可以通过蒙古国、苏联,将雅鹿山基地的先遣军。同大青山,同华夏内地国统区连接起来,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通道,这对于困守于敌后区的先遣军来说,将会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三、呼应关系。

    以目前先遣军的发展速度来看。王越初步定在两三年后,大概35年左右。正式在伊俪市竖起抗日大旗,正面跟小鬼子交战,那时候应该正是华*北*事变时期,王越有信心在那时候,将先遣军带到足够自保的高度。

    而若是王越的先遣军能够以正规军的名义,在未来两年的时间内,在武川县大青山地区发展成一支足够强大的军队,那么在gmd疲软不抵抗的时候,便可以不服从政府的安排,自行抗战,达到呼应先遣军本部的作用。

    可以试想一下,一旦王越先遣军在伊俪市竖起抗ri大旗,而且光复几座城市,即便最后跟小鬼子进入僵持,这对于整个华夏民族抗战信心的鼓舞,都将会是巨大的,若是再加上绥远这边能够及时响应,那么历史将会真正从此刻开始改写。

    当然,半个月前,王越并没有想到这么多,当时只是觉得有必要开辟一两个位于国统区的基地,毕竟咱不差钱,不差粮的,而绥远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于是王越便让胡乐和黄千祥去跑官买官了。

    其实在这个年代,gmd军政系统中买官的现象非常普遍,不过傅宜生的35军可能要稍微麻烦一些,虽然35军也是国军系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