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33章 兄弟同心(第1/3页)  权色宝鉴周成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作为政治教员,给学员讲课,没两把刷子还真不行,尤其到这里听课都是省市县里各单位要提拔的后备干部,眼看要提拔,赶紧送省委党校培训镀金来的,阅历都非常丰富,没有两把刷子的确难以服人。

    不过,韩大忠喜欢看书,而且平时喜欢瞎琢磨,课本上有的他懂,课本上没有的他也懂。这么说吧,全中国所有的副省级以上干部的履历,他几乎都熟悉;所有的国家领导人的履历,就更不用说了,哪里人,从哪个学校毕业的,最先干的是啥工作,年龄多大当了处长,多大当了厅长省长,和谁是同学,和谁走的最近,当过谁的秘书,娶了哪个大领导的女儿做老婆,这些官场上奇闻轶事,阴阳八卦,花边新闻,他全懂,甚至达到倒背如流地步。

    由于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在课堂上,韩大忠的课讲得妙语连珠,旁征博引,汪洋恣肆,信息量大,知识面广,听过他课的人都说他有才,当教师可惜了。

    特别是机关里那些刚参加工作的女大学生,对他更是情有独钟,他在台上讲课,一直脉脉含情地看着他,看得他都有些心猿意马了。

    一来二去,韩大忠的名气也就大了,许多人都知道,省委党校有个青年教师叫韩大忠,课讲得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尤其熟悉国际国内的政治和经济。

    那几年各机关时兴搞学习辅导,中央不管有了什么精神,下面都要全体动员,尤其是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就是占用上班时间,也要搞个集体辅导,然后拍拍照,录录像,上上报纸电视什么的,算是完成了任务。

    这时候党校的教师派上了用场,给大家随便讲一个小时,辅导一下,谈谈国际国内的形势,简单分析一下,对付过去就行了,反正各单位不会白请,车接车送不说,临走时都要送上一个信封,里面装上千儿八百的,算教师的讲课费。

    因为韩大忠名气大,这些钱他那几年没少挣。

    确切地说,韩大忠是名利双收,不仅钱没少赚,而且因为课讲得好,业务精能力强政治觉悟高,不久就被提拔为党校教务处副主任,教务处老主任退休后,又顺理成章接替了老主任,成为党校建校以来最年轻的教务处主任。

    年轻就是资本,年轻就是机遇,就在这时候,一个更大的机遇再次降临到韩大忠的身上,省长白桦林来党校搞调研,并且坚持深入课堂,听一堂课。

    就是那节课,韩大忠落入了省长白桦林的视野,凭借个人的真才实学,走进省政府办公厅,成为了省长白桦林的专职秘书,融入白桦林的圈子。

    那天,白桦林刚到办公室,屁股还没挨着椅子,分管业务的副校长顾校长就走进他的办公室,找到了韩大忠,告诉韩大忠白省长要来党校搞调研,并要听一堂课,让韩大忠准备一下,讲一节课给白省长听。

    听说讲课给刚从其他省调过来的新任省长听,韩大忠多少有些打怵,就推辞道:“顾校长,那么大的领导,看着我就害怕,你还是饶了我吧,另请高明,我对付别人还可以,见白省长这样大领导,我怕腿软!”

    “你个臭小子,少跟我扯淡!党校这么多教师,就看中你了,你要是不答应,小心我哪一天狠狠心,把你推荐到省政府办公厅写材料,累你个臭死,看你还自在不自在!”顾校长半真半假地和他开玩笑。

    韩大忠看看推辞不掉,只好精心准备了一下。

    因为准备的非常充分,讲课开始后,韩大忠只用了几分钟的时间就进入了状态。

    为了显示自己的才华,他特意不看自己准备的稿子,完全凭记忆,旁征博引,任意发挥。

    他的课从什么是市场经济,为什么要搞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有什么特点,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还有哪些不完善的地方几个方面入手,深入浅出,通过大量鲜活的事例,说明问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