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6章 官场是讲究圈子的(第1/3页)  权色宝鉴周成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于国安摇摇头。

    “谁?”陈亚楠迫不及待的问道。

    “吴处长,眼下只有吴处长能帮你。”于国安道。

    陈亚楠焦虑不安,道:“吴处长有这能力吗?”

    于国安颇感自信地说:“吴处长一定有这份能力。”

    陈亚楠迟疑不定,道:“周县长可不是那种好说话的角色。”

    于国安道:“你要看谁和他打招呼。”

    陈亚楠仍然顾虑重重,道:“吴处长毕竟只是市委办综合处的一个小处长,他管不了周县长,也管不了我们县里的事啊。”

    于国安有些不满道:“刚才喝酒的时候,我不是说了吗,吴处长马上就要做市委办公室的副主任。”

    陈亚楠道:“关键他现在还不是副主任啊。”

    于国安把嘴巴贴到于国安的耳边,低声说道:“你知道吴处长是谁的人吗?”

    陈亚楠颇感费解,道:“不知道。”

    于国安道:“他是我们榆阳市常务副市长穆有仁的人,穆副市长下一步就是我们市的市长,你想想,穆市长的面子谁敢不买。如果由穆市长出面找刘书记向周县长打个招呼,周县长不能不考虑,说不定你还会因祸得福直接调到局里哪个科室做科长呢。”

    于国安说的不错,周成林再怎么坚持原则,刘世昌的话还得听,毕竟刘世昌是县委书记,是河阳县的一把手,在官场上讲究的就是服从,别说周成林只是一个分管教育工作的副县长,就是县长刘一夫也不得不听命于刘世昌,这就是政治,政治上遵循的是党领导一切的原则,县委书记是一个县的主宰。在一个县里,县委书记确定的事没有人能反对的了,县委书记说谁行,谁就行,不行也得行,任何人都不能更改,县委书记说他陈亚楠没有错误,他陈亚楠就没有错误,即使有错误,别人也不敢抓住他的错误不放。

    于国安的话让陈亚楠打消了顾虑,但陈亚楠仍然不无担忧的问于国安:“吴处长和刘书记熟悉吗?吴处长能和刘书记说上话吗?”也许这是陈亚楠最担忧的。

    于国安笑了,笑毕,像是安慰陈亚楠似的,道:“这个老弟就尽可把心放到肚子里,据我所知,刘书记是穆市长的人,吴处长也是穆市长的人,他们是一个圈里的人,怎么能不熟悉呢?”

    于国安的话让陈亚楠悬到嗓子眼的心重新回到了肚子里,他也明白从古到今官场上都是讲究圈子的道理。周成林有圈子,周成林是站在刘一夫的圈子里的,刘一夫又是站在市委书记王庆民和市长韦清哲的圈子里的,王庆民和韦清哲在省里还有他们的圈子。刘一夫有圈子,刘世昌也有圈子,刘世昌是站在常务副市长穆有仁的圈子里的,穆有仁在省里也有他的圈子,他们省里的圈子上边还有圈子,这些圈子错综复杂交织成一道网,老百姓形象地称之为关系网,在官场上讲究的就是关系网,同一关系网,同一圈子里的人都是铁定心相互拥护的。按于国安的说法,刘世昌和吴富华属于同一个圈子里的战友,属于志同道合的同志,他们应该非常熟稔,关系应该非常铁,吴富华的话,刘世昌一定会考虑。

    接下来,于国安又告诉了陈亚楠一个秘密。

    于国安告诉陈亚楠,张树东副局长和吴富华是师专同学,两个人关系铁到穿一条腿裤子的地步。吴富华来浏阳河就是应张树东副局长之邀来为张树东另谋高就擂鼓助威摇旗呐喊的。自从董教育在周成林的支持下出任教育局局长,张树东发现做局长无望后,就产生了调出教育局到其他局做局长的想法。而且他发现光靠走刘世昌这一条路还不行,刘世昌虽然是县委书记,但受到的制约不少,周成林能把董教育扶持到教育局局长的位置上就是最好的说明。因此,他必须想办法走上层路线,到上边找人,他把所有关系梳理了一遍,发现目前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