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67.第 167 章(第2/5页)  娇娘敛财手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笑,就是哭也极少。

    三个月之前,吃饱了睡睡足了吃。三个月之后,长了力气,自己“吭哧吭哧”地学翻身,翻过来就盯着炕上的东西目不转睛地瞧。

    杨萱泛滥的母性根本没有用武之处,不免有些郁闷。

    萧如泰说话说得晚,直到满一岁都不曾开口唤娘,可走路却很早,十个月的时候已经能稳稳当当地站住,十一个月就试探着迈步。

    杨萱想扶他,他却甩开杨萱的手,自己晃晃悠悠地往前走,走到花园草地上,或是采花或是扑蝶,一耗就是大半天。

    金秋九月,杨萱再度有孕。

    太医走后,萧如泰盯着杨萱仍旧平坦的肚子看了半天,清清楚楚吐出两个字,“妹妹。”

    杨萱大喜若狂,等萧砺送太医回来,迫不及待地告诉他,“阿泰说这次怀的是妹妹。”

    萧砺向儿子求证,萧如泰旁若无人地玩着手上的七巧板,再没开口。

    萧砺看着这张跟自己酷似的面容,惆怅不已,片刻笑道:“走,爹爹带你到花园玩。”

    萧如泰“腾”地站起身,张开双臂。

    “你这臭小子,”萧砺亲昵地点点他鼻尖,抱起他,大步走出去。

    等到雪花纷飞时,太医再来瞧,诊出来果然是女儿。

    杨萱把绫罗绸缎摆了满炕,打算挑几块布料给闺女做衣裳。每拿出一块布,就展开问萧如泰,“这个给妹妹好不好?”

    萧如泰不说话,只点头或者摇头。

    杨萱将得到儿子认可的单独收起来,另外的仍放回库房。

    冬天天冷,杨萱不方便去花园,便在家里陪萧如泰玩七巧板,或者画了各式图画教他认识小动物。

    有时候李石或者松枝过来,杨萱便带着萧如泰到花厅议事。大人们说话,萧如泰则瞪着小眼全神贯注地听,好似能听懂一般,毫不吵闹。

    小沟沿的房屋已经完全盖好了,且半数以上都租赁出去了。

    原先杨萱打算着是供穷人居住,没想到却是文人学子住得多,学子聚集起来喜欢吟诗作赋,连带着钱多的聚友酒楼也颇为兴隆。

    李石距离聚友酒楼不远盖了间江西会所,专做江西菜,生意也还不错。

    有酒楼便需要雇厨子雇伙计,还得每天采买菜蔬禽肉,小沟沿慢慢繁盛起来,再不是之前污水横流乞丐满街的模样。

    丰顺帝轻车简从地去查看过一次,对小沟沿的现状非常满意,回宫之后便传唤户部侍郎和工部侍郎商议广渠门的整治之策。

    商议结果便是由官府出面,将周遭大概三千亩地的百姓按照人头,每人发放五两银子,每间屋六到十两银子不等,让他们自寻住处。

    腾出来的空屋,连屋带地按每亩十五两银子往外卖。

    价格比起小沟沿贵得多,但是并不限制土地用途。

    杨萱先下手为强,花费九千两银子买了六百亩地,李石跟随其后,买了跟杨萱相邻的一百亩。

    地契拿到手之后,萧砺陪杨萱去看过好几次。

    广渠门外鱼龙混杂,加上官府强制拆迁,百姓们固然得了银钱,却失去了安身之所,三五年内不愁吃穿,可若是找不到谋生的路子,难免不会聚众闹事。

    他们跟李山和程峪商议过,决定跟小沟沿一样,拿出二百亩土地盖典房。这典房不像小沟沿那么精致,每户只两间正屋带两间厢房,当然租金也便宜,每年五两银子即可。

    这样一亩地能盖八户院子,二百亩地差不多能容一千五百户居民安身。

    至少杨萱与李石这边可保无虞。

    杨萱跟李石走动密,同样来往频繁的还有秦笙。

    秦笙在杨萱怀萧如泰时,嫁给了程峪。

    先前,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