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1.投壶之艺(第1/2页)  名门之后(科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朔望考过后,周峙和从前一样,把那卷子做的最好的五人和最差的五人都叫上前来,当着众人的面,该奖的奖,该罚的罚。然而赏的五人当中,却并没有陆钧。因为,和以往一样,周峙还挑了两名年纪小一些的孩子褒奖,这样一来,年纪大的孩子中答的最好的就只剩了常晓成、李尚源、还有张尹三个人。

    第二回经过这习礼堂、句读堂的时候,陆钧心中暗暗琢磨,习礼堂的内容他们都已经掌握的很熟练了,而早上按理说是最适合晨读和复习头一天学习的内容的时候,或许往后,他们几个人可以省略这一部分,直接从句读堂开始。

    下午练字的内容要保留,但是不用那么久。毕竟回家之后也是可以练字的。总而言之,每天在社学里度过的这几个时辰,主要还是应该以学习新知识,答疑解惑为主。

    或许是因为装着心事,陆钧觉得这一日时光过的极慢。好不容易挨到最后的听乐堂,他却发现,今日,他那“滥竽充数”的招数是使不上了。因为这次课程的内容从集体表演变成了单独才艺展示,课程的内容是:投壶。

    陆钧眼看周峙把一个颈长腹大的铜壶放在台上,命他们手持竹制的“矢”,依次在那壶前站定,每人试投三次。陆钧从旁边观察,见有人,譬如常晓成,投的轻轻松松就命中标的;而有人,譬如陆锦,他的竹矢连那壶边都碰不着,便落了下来。

    陆钧还没过去,黄长义就阴阳怪气的,在旁对他左右的孩子们讥讽陆钧道:“瞧他那胳膊有几两劲儿,别说是竹矢,连个竹签都捻不动吧!”

    那几个孩子一阵哄笑,陆钧就在这样的笑声中走了过去。张尹倒是老实的很,一直都躲在几个岁数大些的孩子后面,没出过一点动静。

    陆钧没投过这个,但是和很多男生一样,捡石头扔着玩儿的把戏他还是很爱干的。只可惜,这竹矢实在是太特别了,一段尖锐,另一端又圆又钝,他一扔,这竹矢头重脚轻的,“啪”一声就掉在了地上。

    陆钧平心静气,又投了两次,结果只有最后一次是擦着壶边飞过去的。陆钧摇了摇头,转身走了回去。

    可是,他知道自己还不能小看了“投壶”。这可是当时的士大夫们很热衷的一项高雅娱乐,也是宴饮的时候很受欢迎的一种游戏。酒桌之下,动不动就要以此来联络感情的。将来若真有一日入朝为官,投成今天这样,那他要面对的可就不止是黄长义鄙视的目光,而是同僚们的嘲笑了。

    他不能指望自己无师自通,看来要补要学的东西,又多了一样。

    这回云板的声音传进屋内,陆钧和常晓成、李尚源三人心中不约而同地颤了一颤。他们互相递过眼色,躬身对周峙行过礼后,一起往社学外走去。

    刚一出门,他们就瞧见黄长义的伙计趾高气昂的,牵着黄长义那匹骠肥体壮的青骢大马,在社学的门口等着。

    三人不声不响的绕进了一条小巷子里,常晓成道:“我打听过了,他这马少说也要八十两银子,不知道哪里来的。这马跑得极快,却容易受惊。你们瞧黄皮子天天人模狗样四处乱转,这回,咱们得让他的宝贝青马把他摔得连他爹都认不出来!”

    几人再最后商议了几句,便撒开脚步,沿着巷子往前跑。再从那巷口出来的时候,眼前已经是一片闹市了。

    大魏刚开国时,一切崇尚简朴,别说是黄长义自己没有官职在身,就是京官,不到一定的级别,也不能骑马,再加上当时物资短少,很多官员只能骑驴和骡子。

    可是到了如今,国势昌盛,奢华之风渐兴,加之黄家在洛陵权势很大,这黄长义平素骑马招摇过市,还常爱捡人多的地方走,动不动就拿马鞭子呼喝过往百姓,却根本就没人敢去管他。

    陆钧几人这次便是来到了他平日里必然经过的一条街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