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1.虽柔必强(第1/2页)  名门之后(科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陆钧平心静气,想着刚刚发生的,还有他记忆中的一些事,他意识到,黄长义的行为给孩子们带来了极坏的影响,如果不把他从社学中赶出去,这些孩子谁也不会有进学的机会。

    可是,他有个在公安局手握实权的爹,还有在县长身边当秘书的大伯,明着来肯定是不行的了,必须想一个办法

    陆钧一边思考,一边继续默写他的大学。从前背书的时候,他喜欢轮换使用不同的记忆方法:看累了就读,读累了就抄一会儿,如果再累了,就换个不同的科目学习。这样往往可以坚持更长时间,也更有效率。

    两个时辰过去,周峙并没有教授他们这些大孩子任何算学有关的内容。倒是对那些练字练累了的年纪小的孩子,周峙讲了一些简单的计数、计时的知识,譬如从一至十,甲乙丙丁,子丑寅卯之类。最后,周峙让他们将临摹的字都交上去,一一点评过后,再还给他们。

    接过陆钧默写的大学,周峙一开始没有什么表情,但是,越往后看,他脸上的神色越是舒展,连声赞道:“嗯,从前你写的字,血肉倒是填上了,筋骨却总是不够坚实。正如你的人,先天孱弱不足,少了几分刚劲。”

    他一边翻,一边接着道:“不过,你瞧,你后面这几页,就写的挺拔端正多了。”

    看到最后,他满意的点点头,道:“不错,不错,大有进步。来”

    周峙打开自己的书本,抽出一张免贴纸递给了陆钧,道:“你这第一日回来读书,事事都做得很好,若是你往后都能如今日一般,你的学业应该也很快就会有所进步了。”

    他又道:“只不过,学问之事,急不在一时。我送你几句话罢。”

    说罢,他提起笔,在那一张免贴纸的背面,写道:“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如此,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别人用一分的努力就能做到的,我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如果真能做到如此,虽然愚笨也一定能聪明起来,虽然柔弱也一定能刚强起来”

    陆钧谢过了周峙,在众人各种各样的目光中,往自己的座位上走去。他也很喜欢这几句话,况且,看着手里这张免贴纸,他的心情大好,觉得自己这半天没有白来。

    书算课结束了。在下一堂课,也就是今日的最后一堂课开始之前,孩子们都坐在院中歇息。

    这回陆钧仔细数了数,社学里一共有二十六个孩子。眼下,孩子们自动的分成了两组,一多半都在常晓成身边围着,剩下的那些人则跟黄长义站在一起,听黄长义眉飞色舞的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大概是陆钧毫不反抗的态度让黄长义觉得有些无聊,他很快就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另一个八九岁,刚入学的学童身上。见那学童在桌边认真的整理着他自己的笔墨用具,黄长义命人捉了几只虫子,塞进了那孩子有些宽大的衣服里,吓的他尖叫了一声,随后嚎啕大哭。

    常晓成斜倚在灰色发白的墙边,一边安慰着被黄长义吓哭的孩子,一边愤然对他身边那些人道:“想不到我走了几日,姓黄的就这么猖狂了!”

    一个孩子凑上声道:“常、常大哥,你不、不知道,听说前两日那宫、宫里的公、公公公”

    这孩子叫做刘大岩,平素一紧张,就有点结巴。而常晓成本来就不是个很有耐性的人,压着怒火听他在那里“公”了半天,气呼呼的在他头上“咚”的敲了一下,道:“什么‘公’啊‘母’的,你先回去把舌头捋直了,再来讲与我听!”

    刘大岩挨了这一下子,却开了窍似的,说出口的话一下子变得顺溜了。只听他道:“常大哥,前两日宫里头有个公公,好、好大的排场,到黄家住了两日。那接、接驾的时候,他乘的是二十个壮汉抬的大轿,双檐的大伞,清道的官儿就有三五十个,百里外就设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