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青衿几何(第1/2页)  谋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乱世可以孕育一切规则之外的东西,一明一暗,两股势力在帝国疯狂生长。

    明为谋士,暗为杀手。

    谋士虽然崛起,但却是一个鱼龙混杂的集团,有人智思奇绝,亦有人眼界寸光,智计不足却怀捭阖风云之志,陷入乱世泥淖。相比之下,杀手组织壮大倒是更纯粹些,因为越来越多的重要人物,需要死去。

    于是这个百年,崛起了一大片诸如青衿府这样的谋士集团、青骨堂这样的杀手组织。

    青衿府广纳贤才、剥丝定策,堪称洛国大脑。

    洛王牧青主不到四十岁,却已继承王位近二十年,在其治下,洛国去危弥坚,八国之中实力中上。

    牧青主以兼听驭人闻达天下,青衿府由他一手培养,数年来,天下名士尤其洛国地界口耳相传,视其为一代雄主,其中佼佼者多走入青衿府。

    多则七日,少则三日,牧青主必会前往一次青衿府,广听各路谏策。

    是夜三更。

    青衿府的灯总是那么昏淡,好像几十年没有换过灯罩,这里的树异常干瘪,像一个人被抽干了血。

    还有那嗡嗡嗡嗡无时不在吹的阴风,不知它是要攀上高墙还是冲出囹圄,像穷困的妇人午夜嘤嘤。

    一个高大的中年男子,手中转着一颗拳头大的水晶。并不是人们想象中一国之君的装束,牧青主一身紫衣,纹着半只鸾鸟,只见头不见尾。头不佩冠,只有一根青玉簪,加上他颀长的身形,这位国君身上有一种少见的利落。

    但牧青主的双目却透显出一种厚重,不纯净也不复杂,连最亲近的人都没有见过他眯眼皱眉,他很坦定,一直如此坦定。

    “国主,这道荐言有什么问题吗?”说话的是一位年过半百的青衣人,头发稀疏、双目微凹,身形略有一些佝偻,此人名叫龙翻云,乃青衿府首座。

    牧青主一手捏着三寸余长的青帛,一手缓缓转动起水晶,“萧笙竹入青衿府八年,此人长于临机不擅推敲且性情张扬,这些年虽有不少精巧的荐策,但远达不到此中所述的地步。”

    “难道这荐言”龙翻云话音未落,牧青主已将青帛抛了过去。

    龙翻云只是粗略一望便生出一脸诧然,“什么?放弃沅国一半土地,只换天剑阁的戍卫之权?这哪里是荐言,分明是祸我洛国啊!”

    牧青主淡然道:“烟云山脉纵贯境,天剑阁为少有的兵马可行之地,多年以来一直被潇国把守,沅国南富北贫,与其用沅水与潇国分庭抗礼,倒不如换取这东西第一隘口。”

    “可是国主,我洛国尚未到出兵天剑阁与东方五国一掰手腕的实力,一旦换取天剑阁的戍卫权,必要数万兵力的镇守,这等消耗无必要啊!”

    岂料牧青主却话锋一转,“龙首座,不如你帮本王分析分析这封荐言的来路?”

    龙翻云立时沉默起来,但牧青主盯他的眼神,是他最害怕的威压,微微清了清嗓子,龙翻云道:“国主识人,天下无人可及,既断定萧笙竹无此远见,定是背后有人指点。”

    “只有这些?”

    龙翻云连忙头低半尺,作为青衿府首座,他是所有青衿名士中最了解牧青主的人,这位国君遇事有着深刻的自我判断,但他喜欢得到他人的佐证,他打断有关天剑阁的分析,极有可能便是从中得到自我心思的佐证。

    “背后之人不可能为萧笙竹做嫁衣,属下以为与其说此为荐言,不如说是一封自荐信。”

    “那你说说,为何不是你也不是其他的青衿名士,而是萧笙竹?”

    “这”

    “四十八位青衿名士,来历惟一存疑的就是他,萧笙竹智思也非凡俗,一封没有被打开过的竹筒之帛,他为何就敢呈到本王面前?”

    “除非他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