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4章 疾风骤雨,案情曝光(第2/4页)  神医仵作妃:世子殿下,轻点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秦莞的声音压的十分低沉,秦莞没想到,她终于看到晋王案的公文卷宗,竟然是在这远离京城几百里的乡村农家院之中,秦莞的背脊绷的极紧,她唇角紧紧抿着,整个人迸发出锋利的怒意。

    燕迟站在秦莞身后,温暖的手掌落在了秦莞的肩膀上,他慢慢轻抚着她的肩膀,秦莞却觉喉头喑哑的厉害,“这份卷宗一定是呈上去过的,可惜,当时瑾妃身边无人,而晋王身边的厮不知所踪,晋王的口供来来回回都是这个解释,上面的人不信,父亲毫无办法,所谓的晋王刺杀瑾妃被抓个现行,根本就是欲加之罪!”

    秦莞心底又气又痛,她已经死而复生大半年了,初初醒来的悲痛早已被她压了下去,可此刻,看到父亲熟悉的字迹,那悲痛和愤怒便又血淋淋的落到了她眼前,一晃眼,那一夜被禁卫军围堵的一幕又出现在了脑海之中,仿佛又有数道箭镞凌空射来直中心口。

    秦莞粉拳攥的青筋毕露,这份卷宗说的再清楚不过了,到底是皇上不信,还是这个案子有其他人从中作梗?!李牧云为何揭发?又有何证据揭发?

    秦莞翻开了沈毅写的录集,一字一字看下来,秦莞心底又掀起了滔天风波,沈毅的录集乃是私人之物,上面不仅写了多这个案子的诸多猜想,还写了审问之时晋王的其他说辞,便是连李牧云这些下官的推测都写在了上面。

    “不对李牧云一开始也和沈大人想的一样”

    秦莞指着录集之上的一处,“你看这里写,‘与牧云议,牧云附议,另举三论’,他明明也觉得晋王的案子有冤屈,可他最后为何成了揭发沈大人的人?”

    秦莞眼眶微红,愤怒二字不足以言表。

    李牧云前后的变化,其中必定有缘故,然而是谁在从中作梗?!

    燕迟坐在秦莞身边,一把将她肩膀揽了住,秦莞格外的激动,早已失去了她对待别的案子时候,那近乎冷酷的理智燕迟不愿去想原因何在,只想安慰她。

    看到这些,这个案子的疑窦便更加清楚了,甚至现在就可以断定,晋王是被冤枉的,沈毅也是被冤枉的,李牧云当初乃是大理寺少卿,他这个少卿之位,还是沈毅举荐的,可后来却是李牧云的揭发彻底的坐实了沈毅的罪行!

    “莞儿,李牧云前后的反差,必定是外因,他当时官至大理寺少卿,能催动他的人,一定不是位卑之人,这么大的案子,亲王,宠妃,朝中大员,皆牵涉其中,如今我能想到的,便是夺嫡二字,唯有夺嫡,能掀起如此大风波。”

    政治总是残忍的,皇帝的位子只有一个,偏偏不止一个人想去做那个位子,秦莞想来想去,也只能联想到太子和成王身上,毕竟那个时候,还是雍王的太子和成王已经开始争斗了,可父亲从不牵涉党争,晋王似乎也是独善其身的。

    “沈大人乃是寒门直臣,不会牵涉”

    燕迟摇了摇头,“你忘记了吗,沈大人的女儿,当时是钦定的雍王正妃。”

    秦莞的背脊瞬间僵硬,是啊,她怎么忘记了,去岁的这个时候,自己已经是钦定的雍王正妃了,也就是说,在旁人眼底,父亲根本就是雍王一脉的人!

    秦莞心痛如刀绞,她根本不想去做什么雍王正妃

    燕迟觉得秦莞情绪不对劲,不由将她抱得更紧了一些,“无论沈毅自己怎么想,他当时在旁人眼底,必定是雍王一脉无疑,而晋王当时虽然不曾参与党争,可他当时把握着礼部,礼部虽然清闲,可朝中却有人学着晋王的样子两边不沾,太子和成王斗的狠了,只会把朝中清流逼迫到晋王的身边去,晋王素有贤名,这本就为人忌惮。”

    朝中并非全都是谄媚站队之人,总有人不想早早站队,太子和成王用了低劣的手段,这些清流便会看向不争不抢的晋王。

    窗外风急雨骤,豆大的雨点砸在窗台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