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三章:伏杀(第2/3页)  战国魏武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卒斥责声,魏国黔首们用力推车时整齐的号子声,渐渐清晰,在青豚耳边回绕。

    芦苇荡边有一条齐膝深的小河,河水不深,却有十丈之宽。

    河底是细碎的鹅卵石,倒也能够承担大车的重量,秦军已经数次从此处运粮,送往大营,因此,熟门熟路之下,也就没有派人查探河流。

    秦军百将骑在马上,马鞭指向河流对面,用浓厚的关中秦腔喊道:“二三子,前方就是溪水,待过了溪水,吾等就休息片刻,也让这些魏国黔首喘息一番。”

    自有军卒去车队前后,传达百将的话语。

    说来也怪,这一百秦军之中,真正的关中老秦人,反倒只有百将和两个屯长,其他士卒大都是六国故地之人。

    秦军夺取了六国土地后,设置官府,安抚百姓,待当地反抗消失后,就普查户籍,打散六国以宗门家族为聚集的村落习惯,按照商鞅变法的制度,五户一伍,五伍一社的方式,重新规划村落。

    打破了宗法社会后,秦国的执行力大大提升,更加便于抽调戍卒,因此这一百秦卒,倒是东方列国口音多些。

    他们的祖父辈、父辈、甚至几年前他们自己,都是sd列国的黔首,世代耕种着列国土地,给列国君王缴纳赋税。

    不过纳入秦国才几年时间,他们就在秦国的组织下,反攻以前的祖国……

    操着各国语言的秦卒,大声应“唯!”

    又用各地方言,感谢百将的善解人意……

    车队到了小溪边,后面几车停了下来,帮助前方的车辆推过河,将车辆拉离河岸后,前行一段距离,空出足够后方车辆停放的位置。

    先行过河的赶车魏人,又放下车子,帮助后方的车辆渡河。

    如此反复几次,运粮车队伍已渡过小半,秦军士卒也分出一小部分士卒,纵马过河,去看守已经过河的粮草。

    秦军百将骑马站在河边,打量着来来往往忙碌的魏国黔首,闭嘴沉默不语。

    清凉的河风吹去了燥热,让人有点犯困,只想下马,跳在河水里洗刷一番,再寻个阴凉地好好歇一歇。

    他恰恰站在青豚前方,背对着这个已经缓缓拿起箭矢的猎人……

    青豚抽出一根箭矢,搭在弓弦上,右手缓缓拉开弓弦,将手中强弓拉成满月状,他定住弓弦,右眼闭上,左眼顺着箭矢瞄向秦军百将,微微移动着左手方向,瞄准了秦军百将后心。

    青豚微微吸气,憋在口中,再次微调箭矢方向。

    他猛然松手,弓弦响动,箭矢宛如黑色流星,飞了出去。

    “射!”

    青豚大吼,顺势吐出口中之气,他右手朝扎在地上的箭矢伸去,同时左手微弓,将弓弦轻轻抵在胸前,制止住震颤不休的弓弦。

    待右手抓住箭羽胳膊曲起,他又伸直左手,身体微倾,做好了射击的姿势。

    说来话长,他喊出那一声“射”,一屯武卒们都纷纷射出了瞄准多时的箭矢。

    青豚提前已经吩咐好了,他带着一伍善射者,负责射击秦军百将,同时又安排了八人,负责解决另外两个秦军屯长。

    他已经提前讲好了,不论他有没有射中那个百将,这一伍士卒都要将箭矢射向秦军百将。

    另外八人也是如此!

    这是后世的斩首战术,青豚的命令一下达,虽然士卒们不甚理解,但却严格执行下去。

    因为射术是武卒的必修技能,青豚他们离小路不过三丈的距离,如此距离下,就算是幼童都能射中人体,更何况善战的武卒,所以有些士卒不能理解青豚的做法。

    但聪明者稍微一想,就明白了青豚的用意,他是要让这些秦军失去指挥系统,陷入各自为战的混乱状态。

    有样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