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二章:劫粮(第2/3页)  战国魏武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后世,征调民力比例最高的是德国,最厉害时不过将将达到了五比一,就榨干了德意志国力。

    这时代生产力这么落后,秦王嬴政,如此征调士卒,怕是也坚持不了多久。

    这也是秦王每岁必战,迅速扫清六国的原因。

    只有快速的灭掉六国,秦王嬴政才能恢复民力,秦国黔首才不会心怀怨念。

    所以,当秦始皇平定六国后,不再大规模征调士卒,使民间休养生息,就算其后数次大修工事,天下百姓也没有揭竿而起,因为没有了长期战争,仅剩南北两处消耗,根本就不算什么。

    百姓们活得下去!

    能顾住温饱,谁会去造反!

    到了二世这个傻逼,竟然不知道一张一弛才是治国的道理,丝毫不给百姓喘息的时间,不大泽乡起义才奇怪了呢!

    韩奴抱头痛哭道:“吾本亦不信,至秦军灭了韩国,从公室、封君、富商、百姓处大肆收刮钱财、粮草,吾才得知,吾竟然错过了一个良才,导致韩国也错失良机,被人灭除祖宗祭祀,这可真是莫大的罪过啊!”

    韩奴摇摇头,擦掉眼泪,抱歉道:“不好意思,让君见笑了。”

    青豚笑道:“无妨,吾能理解君的感受。”

    韩奴瞪着通红的眼睛,咬牙切齿的道:“所以,吾的意思是,秦军缺粮,这才四处搜罗粮草,若是吾等能够夺取了这些粮草,就能给秦军造成一定的麻烦,而吾等守河的任务,也会轻松一点。”

    青豚明白,韩奴如此说,很大的原因,还是因为他心里对秦国的恨。

    试想,你打到我的国家了,我都没有阻拦你,结果,你还要让我家破人亡,这事搁谁身上,谁不恨呢!

    穿越伊始,青豚也曾考虑过要不要投靠秦国,待他研究了秦国社会形态后,就断然放弃了这一念头。

    身为普通人,去了秦国能做什么呢?当个黔首都是奢望,逃亡秦国的六国百姓,只能做佣农。没有田地,属于官府出租给农民的临时工,除非哪天运气好了,被人要求顶替去参加戍卒,并取得军功,才会被赏赐田地。

    也就是说,假若青豚去了秦国,没有人要他代替自己去打仗,官府又没有恩赐,赏为黔首的话,他一辈子只能靠帮别人种地为生!

    连个老婆都养不活!

    这也是为什么青豚铁了心,要和秦军作对的原因。

    所以,韩奴这样一说,青豚在心里一合计,立马就选择干一票的原因。

    当即,青豚带着几个勇武的士卒,赶到郑万处,汇合了这一什士卒,一行人小心的钻进树林,赶到秦军运粮队旁,细细打量起来。

    道路上的那一群秦卒,大约有百十人左右,看其规模,应当是一个百人队无疑。

    其中,大半士卒穿着前后都护住的黑色无钉皮甲,看其装束应当是秦国戍卒。

    还有小半则穿着订着铜钉的纯牛皮护甲,脑袋上梳的是偏右的发髻,这些士卒应当是蓝田大营出来的正卒。

    秦国军队,分为初步训练兼带修补城防的县卒;初步训练后、被调动出征的戍卒;挑选戍卒优异者、送蓝田大营集训后的正卒;从蓝田大营历来训练的士卒中挑选出的特种兵——秦锐士。

    所以,只要看秦军甲胄,就可以分辨出秦军的出身,以及精锐程度。

    这百名秦卒中,为首的,是一个身着——漆成黑色青铜片制作而成的甲胄——的秦军百将。

    百将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正跟着粮队缓步而行。

    秦军押送着近两百辆大车,大车上装满了麻袋。

    看车辙碾压的深度,应当是粮车无疑。

    每辆大车有从魏国民间搜刮的牛马拉着,并有四名魏国黔首在前后拉拽推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