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5章 姜南乔家(第1/2页)  任性王妃挡不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杨煜之打听不到信息也只好作罢,不过杨煜之却没有受人恩惠的习惯,吃过饭以后便找小二结了饭钱,以及住店的费用,当然要房间依旧就在唐秋玲的隔壁。

    一夜相安无事,第二天醒来的时候,唐秋玲梳洗一番以后,直接领着绿荞又叫了陈九便到餐厅用早膳。

    依旧是简单的清粥小菜外加一屉包子,不过唐秋玲她们直到用完早膳也不见杨煜之下来,也不知道是没有起来还是已经出发了。

    这一点唐秋玲不关心也不关注,只当杨煜之是萍水相逢,安安心心的吃着早膳,然后结账,却在结账的时候被告知已经结过了,唐秋玲一问才知道原来杨煜之已经替他们结过账了。

    唐秋玲心里过意不去,想找人却也找不到,唐秋玲只好记了下来,一行人起身依旧往江南出发。

    接下来大约七八天不是在路上就是客栈,直到第九天的时候,眼前忽然出现了一座城池,城楼上赫赫的写着看不太懂的两个字——*南

    唐秋玲知道江南到了,不过唐秋玲却有些茫然了。

    之前了在路上的时候,知道目的地是江南,倒也有个方向,这会儿到了江南,在要找人却没有方向来。

    一来太后也只是说唐家小杰在江南,具体在什么地方,其实太后也不知道。

    二来这江南和历史书上的江南简直是天壤之别,书上的江南那是小桥流水情调悠然,而这里的江南确实一派黄土高坡的景象。

    有一条河流不过巨大,还是在城外,小桥就更别提了,完全像是在河堤上建了一片房屋的感觉,荒芜的无法形容,唐秋玲很难想象这样的环境能制造出高品质的丝绸来。

    “陈师傅,这里真的是江南。”唐秋玲仔细的打量了一遍马车外的景致,远景近景,最后眉头紧锁的对着马车外的陈九问道。

    “唐公子,东莱国只有一个姜南,千百年来盛产黄姜而闻名,数十年前又一乔姓人家发现姜南土质土质细润气候湿润适合种植桑叶,便在这里打量的推行桑叶种植养蚕纺织,渐渐便成了规模。”

    “东莱皇室的丝绸制品90%都是姜南这边纺织的,因此东莱国对姜南的织造格外的重视,尤其是开春以后因为姜南地处河堤,亦犯河神年年洪涝,这也令姜南桑户和织户苦不堪言。”

    “哦,原来这样啊。”唐秋玲闻言,恍然大悟,她以为此姜南是彼江南,没想到是生姜的,这可是一字之音差之千里啊。

    “传言是这样的,不过姜南纺织大户姓乔到是真的,就在城南。”姜南乔家那可是大户人家,整个东莱国出了皇亲国戚,最有名的的就是两大家族,一个是海宁的唐家,不过海宁唐家出了一个太后。

    还有一个就是姜南的乔家,世代以栽桑养蚕纺纱为生,在东莱国也颇有声望,尤其是乔家纺织的轻纱细薄如烟缎面光滑,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烟霞纱。

    据说这烟霞纱就是专供皇族使用的,不过乔家却世代女子却并未入宫侍选,即便先皇曾为了制衡唐家特征乔家女子,乔家也没有把女子送入皇宫。

    给出的理由也很简单,乔家女子早婚,即便未及笄的已许给人家,还剩下的都是七八岁的小奶娃,先皇也只好作罢,最后只好给了几个封号给乔家女子,至于已婚嫁先皇也是象征性的给了命妇的称号。

    不过也不知道,乔家是无心仕途还是什么原因,开始几年的时候到是会在进贡的丝绸里添一些花样儿谢恩,后来随着先皇的仙逝,乔家这边上贡的丝绸又恢复了往常。

    虽是和之前一样都是品质上乘的,不过在没有刻意的谢恩,仿佛只是分内之事一般。

    当今皇帝皇帝见此,知道乔家的心思,也就歇了纳乔家女子的心思,尤其是凌夜的母妃过世以后,后宫更是几十年不添新颜,皇帝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