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9章(第1/3页)  北国行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此地距离幽州只有三四十里,一条官道直通幽州西门,忠恕步行,速度也不慢,一会就来到幽州城下。幽州北控辽东,又接着大运河的北端,是控制塞外的门户,历来是兵家必争的战略重地,鲜卑人就是从此进入中原,杨广三次出征高丽,也是从此出发,这里既是征战之地,也是商贸重镇,中原与辽东的贸易多经此地。幽州城高大雄伟,驻军很多,城里居民很多很杂,有汉人、鲜卑人、高丽人、契丹人、还有不少突厥人,胡人的身影也偶尔能见到。

    幽州都督府的辖区西北接着云州,靠近梁师都和突厥人,东北直达辽东一带,面对的主要敌人是契丹。契丹人源于东胡鲜卑,居住在辽东一带,以渔猎为生,不断骚扰中原和草原部落,突厥兴起后,多次东征讨伐契丹,契丹屡次战败,只好表面上向突厥大可汗表示臣服,纳贡服役,但只要突厥人稍一松懈,立刻就又反叛,突厥人反身回来征伐,则又上表求臣。契丹地域广大,物产稀薄,部民又散布在山水之间,突厥人劳师远征,损兵折将,所获极少,又不能彻底征服他们,所以近年改了策略,只要契丹人不过分骚扰,他们就不多做理会。契丹为了应对突厥,就对大唐频频示好,不仅不再扰边,还要求进行贸易。对大唐来说突厥是最危险的敌人,为了对抗突厥,也有意扶持契丹,引导契丹与突厥作对,就特例准许契丹人秋冬两季在边境进行贸易,契丹人携带马牛和皮毛,交换大唐的布帛粮食,还可买进少量的锅、铲等常用铁器。但大唐对契丹也时刻提防着,惟恐契丹通过贸易扩大军力,所以对边贸实行严格管理,控制契丹得到的货物数量,人货出境入境,皆需官方批准。

    忠恕进了幽州城,先去见独孤士极,他来到都督府门口,护卫持了他的兵部号符进去禀报,不一会,一个军官走了出来,忠恕认得他叫史良,是候君集的手下,在张掖城曾见过,没想到他跟着士极来到了幽州。史良笑着打了招呼,带着忠恕来到府衙后院,独孤士极正站在门口等候。虽然只在张掖匆匆见过一面,忠恕知道士极对自己极为关心,一心提携,是敬重的长辈,趋前几步向士极恭敬行礼,士极见到他很是高兴,拉着手一同进到屋里。

    忠恕把张掖分别后的经历简单给士极说了一下,士极听说李靖命忠恕混入幽州的商队进入突厥,心里震惊无比,头上直冒冷汗。幽州实行严格境管,竟然还有商队暗地里与突厥贸易,李靖远在长安都知道了,而他作为幽州都督却毫无觉察,实是失职。他看了看旁边的史良,史良也是一脸凝重,显眼也不知情,虽然他刚到幽州不久,情况不熟,但此事应该行之有年,整个都督府竟然无人知晓,看来幽州的防务还有很大的漏洞,李靖让忠恕来找自己,一是让他给这个商队放行,二是对他进行告诫。

    忠恕见士极脸色严峻,知道此事非同小可,不敢说话。士极道:“你先候着,我去布置一番。”说完就带着史良出去了,过了好一会才回来,史良没跟着。士极坐下,喝了一口茶水,对忠恕道:“突厥这次袭击长安,实在是惊险万分,如若不是天子英明,果断退敌,则社稷倾倒,天下亡覆,不堪设想。忠恕,你一下山就能建此奇功,我很欣慰,当今天子雄才大略,睥睨四海,不说突厥人贪婪反复,逼迫大唐订城下之盟,即便是真心缔盟,卧榻之旁竟有百刀雄兵,天子也绝不会放下,非灭突厥不可!”士极的话与候君集格外相似,他们都认为天子李世民恨突厥入骨,虽迫于无奈虚与结盟,但非灭之不可。士极接着道:“这次你有功不赏,又被委以艰阻之任,实则是李元帅一片苦心,要提携于你,让你像当年的霍去病一样,一役而封候。”忠恕点点头:“我一定尽力!”士极道:“突厥游走不定,聚散无常,北方风雪苦寒,前途艰辛,我只叮嘱一句话,你要牢记在心:不逞匹夫之勇,不做意气之斗,一定要保着命回来。”忠恕站了起来,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