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章 面圣(1)(第2/3页)  时空特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很正,一向对于“正统”就非常强调,如今诸子夺嫡,他更是常常隐晦地提起。

    苏东辰心领神会,坚定地道:“臣谨记皇上教导,行事绝不敢有所偏颇。”

    “很好。”皇帝喝了一口茶,放下茶盏,随口问道,“听说安国公府四小姐定亲了?”

    苏东辰微微一怔,“臣昨日回府,尚未听父亲提起。母亲只往臣的院子给了几个房里人,也没提过此事。臣实是不知,等回府后便询问一二。”

    “原来如此。”皇帝笑了。既是都不跟苏东辰提,要么是老安国公糊涂,对这桩婚事不重视,要么就是安国公夫人知道他会反对,因此有意无意地回避。无论哪种情况,都让皇帝比较放心。只要不是故意勾连,一些妇人的小心思,根本无足轻重。皇帝有些好地问,“听说你夫人已经去世十余年,你却至今未再娶,也没纳妾收通房。”

    “是。”苏东辰又拱了拱手,“臣正要请求皇上的恩典。臣还没进京城,就听到诸多消息,都是想要插手臣的亲事的。臣幼年丧母,父亲续弦,臣与弟弟妹妹颇吃了些苦头。如今臣有两子,不忍见幼子也像臣这般过得困苦艰难。那些小妾通房虽是玩物,就怕小人心大,暗中弄鬼,反生事端。臣妻便是亡于这类小人之手,臣不愿重蹈覆辙,再让臣之子也受到伤害。臣忙于军务,实在防不了那么多,只好索性不娶不纳,让后院干干净净。再说,臣之子即将长大成人,再过几年便可成家立业,届时,有儿媳妇打理中馈,臣再无隐忧,便会考虑续弦一事。还请皇上开恩,容臣自理亲事。”

    皇帝对于这些日子来前朝后宫的暗流涌动心知肚明,见他完全不避讳提起与继母之间的龃龉,显是将自己真正当成了君父,一点也不欺瞒,对他的知情识趣颇为满意,于是笑道:“子嗣自是最为重要,有些奴才心大,刁顽欺主,千防万防也防不住,确实应当小心谨慎。你已有两个嫡子,不忙于续弦之事,倒也没什么。爱卿放心,朕许你自己作主婚事,不会给你赐婚。”

    苏东辰喜形于色,起身跪下磕头,“谢皇上隆恩。”

    “起来吧。”皇帝很高兴,这才转入正题,与他聊了聊南方形势,然后重点说明西山大营武备废驰,令人忧心,“爱卿入职后要迅速整军备武,以安朕心。”

    “臣遵旨。”苏东辰见皇帝已经吩咐完,这才起身告退。

    出宫之后,他立刻去了兵部,交验官印文,正式走马上任。

    他现在是皇帝面前的红人,兵部清吏司的官员都没有怠慢,前面排队办事的几个军官也热情地让他先办。听那几个军官简明扼要地报了官职履历,他便明白了,这几个都是从东北调回来的中级将官,属于苏家军的嫡系,要往京城三大营安插。他很高兴,与他们寒暄了几句,这才进去办事。

    他心里有数,即便明面上这几位算是安国公府的人,可暗地里有没有什么猫腻,却是说不清的。他们或许是三位皇子派系的人,又或者是皇上的人。他不会完全信任他们,当然也要重用,不然岂不让苏家军的官兵们寒心。

    办完入职手续,拿到新的官职印信,他便回了安国公府,先到泰昌院换了常服。

    安国公府已经出嫁的三位姑奶奶早就到了,这时得到报信,就与姑爷一起带着孩子到了泰昌院,顿时欢声笑语不断。

    大姑奶奶苏馨兰嫁给信国公世子常允达,现任刑部左侍郎,已有二子一女。二姑奶奶苏芷兰嫁回了母亲的娘家,夫婿是武阳李氏嫡支嫡脉的七公子李英,刚刚高中探花,现在翰林院做编修,已有两子。

    两人年近而立,都是苏东辰的同母胞妹,看上去风姿绰约,精神奕奕,显然过得很不错。他们的婚事都是李氏去世前定下,两位夫婿都是家世显赫,才貌双全。后来胡氏进门后想要动手脚搅黄婚事,不让苏东辰有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