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5章 历史(第2/2页)  这界黄昏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李北继续听老师讲课。

    “此后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签订了可耻的城下之盟一一一《南京条约》,它是华夏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1843年英c清又签订了《虎门条约》。从此,华夏沦为半殖民地c半封建社会。

    1844年美c法两国强迫清政府先后签订了清美《望厦条约》,清法《黄埔条约》。

    短短几年间,华夏国不复国,五千年辉煌历史似是成为过去,不复存在,不可想象,这还是当初那个天朝上国?

    然,华夏人杰地灵,这个国家,从来都不是君主一个人说了算!”

    听到这里,李北也不由有些振奋,嘴里不由自主的跟着呐呐道:

    “拾起华夏尊严的人出现了,他就是~”

    老师:“拾起华夏尊严的人出现了,他就是~”

    语气高昂,声音浑厚而富有感染力,学生们忍不住跟着高呼:

    “华夏起夏帝君:启晓天冕下!”

    满意的看着情绪激昂的学生们,顿了顿,老师才继续开讲。

    李北心里也习惯专心听着老师念他最解恨,最热血的一段:

    “启晓天冕下似乎知晓天机一般,早已未雨绸缪,同一时间,全国各地起义军同时爆发,上到一品大员,下到街边一个普通的乞丐。

    超过千万的民众揭竿而起,短短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腐败的清政府就丢失了大部分城市。

    而清政府引以为傲的所谓八旗军劲旅,竟挡不住当时如'丐帮'般的起义军,名义上的几十万八旗军,在短短一个月内分崩离析,不复存在。

    不可否认,这里有太多原因,士兵抽食鸦片战力低下,军官贪生怕死,武器性能低下,策反者众多等等原因。

    无数政客再次回想这次短短三月,清政府甚至来不及签署更多丧国辱权条约来向外国求援的夺权之战时,都一致说了一句话:

    “这绝不是短时间能完成的壮举,启晓天阁下得在娘胎里开始预谋才有可能。”

    虽然说的话不尽相同,但总结起来就是这个意思。

    1845年冬,启晓天冕下亲率三十万零三千二百五十三人兵临城下。

    把当时的皇城围了个水泄不通,拿着强于清政府的先进武器,启晓天冕下亲临阵前观战,军心振奋,仿佛看到了华夏重新崛起的画面。

    被吓得'花容失色'的慈禧太后,早就带着几万人的亲兵部队逃亡去了。

    可惜,路上便被开国十大元勋之一的道邪子,道教唯一一个主张以杀止戈的人,几万人,上万士兵毫无抵抗之力,被道邪子区区九百精锐杀的七零八落。

    此时华夏名义上的掌权者与实意上的掌权者通通在混乱中被践踏,被发现时早已经不成人型。

    而同一时刻,失去主心骨的京城二十万守军,在基本没有做抵抗的情况下,便被开国元勋之军师徐文虎劝投开城。

    自此,不管残余的清政府拥护军承不承认,大清,亡了!

    次年,年仅20的启晓天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夏,称:起夏帝君。

    起夏帝君虽只花了短短三月就完成了这举世震惊的壮举,完成了名义上的统一,但对于外国人来说,此时的华夏依旧落后”

    叮铃铃~

    不知不觉,已经下了课,清脆的铃声也打断了李北的思绪,有些意犹未尽的起身离开座位,想到方才的校检,他有种预感,悠闲的生活可能会有波澜了。

    (本章完)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